【撒上1: 1-28】【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从现在开始要分享《撒母耳记上》,本书一至二十四章是撒母耳所写,在二十五章的开头说撒母耳死了,所以《撒母耳记上》的其余部份是先知拿单和迦得所写(代上29:29)。因撒母耳是本书部分的作者,又是整卷书的中心人物,故名《撒母耳记》。《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原是一卷,并不分成上、下,后来在翻译成希腊文的时候,为了方便,才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撒母耳是最后一位士师,也是神兴起作以色列人的先知,神借着他带领百姓回转归向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了“各人任意而行”的混乱与黑暗的士师时期,也脱离了非利士人的辖制。神又借着他膏立扫罗和大卫为王,使以色列从士师时代进入了王国时代。本书也记载了撒母耳的童年、大卫战胜歌利亚、大卫与约拿单等,许多生动的事迹。本书也用大卫的宝座来预表基督永恒的王权,用大卫的王国来预表基督永恒的国度(撒下7:16)。在撒母耳记上第一章中记载了,哈拿因不生育而受人嘲讽;当哈拿在神面前不住地祈祷后,她平安的回家后生下了撒母耳;哈拿等孩子断奶后就携孩子上圣殿奉献撒母耳。本章首先说到:【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拉玛琐非”位于示罗西方约26公里。“以利加拿”按照家谱应当是利未支派哥辖族人(代上6:33-38),其祖先当年分派到以法莲的城邑居住(书21:20~21),故说是以法莲人。“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旧约没有禁止一夫多妻,但神为人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创2:21-24),所以多妻的人必多有烦恼。“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不能生育是女人最大的耻辱,因为生育是神的祝福(诗127:3)。【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这人”是指以利加拿。以利加拿是一个敬畏神的人,所以他“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本城”是指拉玛琐非。“上到示罗”,示罗是当时会幕的所在地,地势较高。“敬拜祭祀”就是借献祭并分享祭物过节期,以色列人每年须守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等三大节期;“万军之耶和华”,是指神是统管万有的神,祂统管自然,祂统管天使,祂也统管全人类,正如诗篇 103:19所说:【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祂的权柄(原文是国)统管万有。】“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以利”是亚伦的小儿子以他玛的后裔(撒上14:3),当时担任大祭司(撒上2:11)。“耶和华的祭司”,惟有神的祭司才能为献祭的人在祭坛上献祭。

【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分,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献祭的日子”是指三大节期。“将祭肉分给”,因献祭者可以分享平安祭的祭肉(利7:15)。“给哈拿的却是双分,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哈拿没有儿女”在人看,是“无奈”,但这却是“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好让祂的旨意成就在哈拿身上。【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就是用言语和行动使哈拿苦恼、愁烦。“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耶和华殿”,因当时还没有圣殿,所以是指会幕。“激动她”就是使她因苦恼而哭泣。“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这表示哈拿的丈夫并不要求她一定要生孩子,因他爱她。

【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祢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是指祭司取出属于自己的平安祭祭肉之后,会将剩余的部分还给奉献者,使他与一同上圣殿的家人分享(利7:11-21),哈拿却没有吃喝。“哈拿就站起来”是指哈拿到会幕前祈祷。“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门框旁边”大概是指大祭司住处的门前;“自己的位”是供大祭司坐着的椅子。“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哈拿“心里愁苦”,是因她为不能生育而苦恼;“祈祷耶和华”,是她未出声地向神默祷。“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哈拿在这里也用“万军之耶和华”来称呼神,这表示哈拿承认神在统管一切,神能够使不可能变成可能。神能够给她一个儿子。哈拿的祷告实在是很宝贵。“许愿”就是向神立下誓愿,求神使她能生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就是使她所生的儿子终身作拿细耳人(士13:5),奉献归给神。

【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默祷”就是不出声的祷告;“以为她喝醉了”是指她好像喝醉的人自言自语。“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清酒”指淡酒;“倾心吐意”就是将自己内心的重压倾倒在神面前。“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不正经的女子”是指无用的、卑下的女子。“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这是祝福的话,就是“愿神答应你的祈祷,使你得着平安”。“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面上再不带愁容”,因哈拿的祷告使神的心满足,也摸着了神的需要,立刻就蒙了神的悦纳,神所赐的平安已经进入了她的心,让她得着了安息。

【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次日”就是节期的次日;“拉玛”是拉玛琐非的简称。“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同房”是夫妻间的性行为的委婉说法;“耶和华顾念哈拿”,就是神使哈拿怀孕。“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这表明“撒母耳”是神答应哈拿祷告的结果,所以“撒母耳”这个名字,可以不住地提醒哈拿,撒母耳是她向神求来的。【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她丈夫以利加拿说:‘就随你的意行吧!可以等儿子断了奶。但愿耶和华应验祂的话。’于是妇人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这里的“全家”,不包括哈拿和婴儿撒母耳。“上示罗去”就是到示罗过节;“献年祭”,就是每年过节所需献的祭。“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断了奶”,犹太人幼儿的哺乳期通常是三年。“使他永远住在那里”,就是将他一生奉献给神。“她丈夫以利加拿说:‘就随你的意行吧!可以等儿子断了奶。但愿耶和华应验祂的话。于是妇人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以利加拿说“随你的意行”,就是认可他妻子所许的愿。“但愿耶和华应验祂的话”,就是但愿神赐福给她,使她谨守誓愿。

【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就是哈拿要将孩子奉献给神,履行她向神所许的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三只公牛”公牛是还愿祭中最昂贵的一种(民15:3),而哈拿却献上了三只,可能一只为还愿,一只为奉献儿子撒母耳作拿细耳人,一只为过节;“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是同献的素祭和奠祭的份量(民15:8-10)。“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一只公牛”就是为奉献儿子撒母耳作拿细耳人的祭牲,祭肉归给祭司以利享用。“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主”是对大祭司以利的尊称。“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是指这孩子就是我从前在你面前向神祈求所得的赏赐。“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归与”就是把向神祈求得来的孩子,奉献归给神,使他终身事奉神。利未人任职的岁数是二十五至五十岁(民8:24-25)。但撒母耳不但是利未人,也是终身奉献的拿细耳人,所以从小就开始事奉神。而哈拿信心的祷告加上信心的奉献,就成就了神百姓历史的转折点,神将使用甘心与神同工的哈拿所献上的撒母耳作为士师、祭司与先知,结束混乱黑暗的士师时代,膏立合神心意的大卫王,引进永恒的宝座和国度。本章教导我们,虽然人会失败,但神的救赎事工却要准确无误地成就,在历史的黑暗时期,神会预备驱逐那黑暗的属灵领袖。而哈拿的祷告给我们一样最宝贵的教训就是,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遭遇什么人的欺凌,侮辱,苦待,攻击,总不要自己反抗,而是要进到神的面前,像哈拿那样“祈祷耶和华”,神必垂听我们的祈祷。为此,愿我们都要像哈拿那样,把我们的苦衷告诉神,神不但要擦干我们的眼泪,也使我们的哭泣变成喜笑!阿们!

<哈拿的祷告与奉献>

读经【撒上1: 1-28】【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在撒母耳记上第一章中记载了,哈拿的祷告与奉献撒母耳;而之前哈拿因不生育被毗尼拿嘲讽;哈拿就上圣殿去向神默祷;哈拿祷告后平安回家,之后就生了撒母耳;哈拿等撒母耳断奶后就携孩子上圣殿奉献给神。本章首先说到:【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这里说到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人,他有两个妻子:哈拿与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在旧约时代,不育的妇女使丈夫无后,在犹太传统中是羞耻的事情。而以利加拿有两个妻子,这并不是说圣经主张多妻制的。多妻是人犯罪后的现象,不是神起初创造的原则。神为人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创2:21-24),主耶稣也教导我们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二人成为一体】(太19:4-5)。可见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并且神的命定是一男一女,而不是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因此圣经多处让我们看见,凡多妻的家庭多有纷争与愁苦。【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这是圣经中第一次用“万军之耶和华”来称呼神,此后经常出现于撒母耳记、列王纪、历代志与先知书中。“万军之耶和华”这个称呼,表明神是创造、支配“万军”的神。以利加拿每年从本城到示罗去,“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当时以利的两个儿子要替百姓向神献祭。【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分,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分,因为他爱哈拿”。因以利加拿很爱哈拿,就将祭肉多给她一份。哈拿知道丈夫爱她,但这仍不足以安慰她,因她常常听到毗尼拿的冷嘲热讽。当时还没有圣殿,所以“耶和华殿”是指会幕。“哈拿没有儿女”,但“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因为神的旨意成就在哈拿身上,神让哈拿成为神百姓的祝福,为救恩的历史带来重大的转折。

【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哈拿虽然受了毗尼拿的嘲讽,她并不起来反抗,也不与毗尼拿争吵。而是受了委屈便“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就来安慰她。哈拿也没有自己想办法,而是到神面前来,迫切的祷告。【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祢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哈拿因心里愁苦,她在神面前一开口,泪水便落了下来。同时她“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祢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哈拿所许的愿正是摸着了神的心意,也是神的需要。因为在士师时代的末期,百姓的属灵光景黑暗,神要兴起一位真正合祂心意的人来带领百姓事奉祂,可见哈拿所许的愿是何等的及时,何等的贴切!“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就是要他作拿细耳人,“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哈拿的祷告使神心满意足,也改变了神百姓的历史。

【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的祈祷”,就是多多地祈祷。哈拿没有大声祷告,她只是心中默祷,单动嘴唇不出声音。因为她不愿人知道自己心中的愁苦,只求神能看见她的愁苦,以利却以为哈拿“喝醉了”。哈拿因愁苦,就到神面前倾心吐意的祷告,她将心中的愁苦重担全部倒出来交给神。因哈拿“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因着哈拿流泪的祷告、许愿的祷告、不住的祷告、默默的祷告、倾心吐意的祷告,神就使以利听了哈拿的解释后,就为她祝福:“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于是哈拿“面上再不带愁容了”,因为神所赐的平安已经进入了她的心,让她得着了安息。

【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因哈拿的祷告摸着了神的心意,立刻蒙了神的悦纳:“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撒母耳的出生,是神的恩典!“撒母耳”可以不住地提醒哈拿,他是哈拿向神求来的。【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她丈夫以利加拿说:‘就随你的意行吧!可以等儿子断了奶。但愿耶和华应验祂的话。’于是妇人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孩子断奶的时间,在古代以色列通常是三岁。“永远住在那里”,是指撒母耳将终生在神的殿里事奉神。撒母耳不是以亚伦后裔的身份当祭司,而是按照拿细耳人的条例被神选召作祭司。以利加拿说“随你的意行吧”,就是认可他妻子所许的愿。“但愿耶和华应验祂的话”,意思是“但愿耶和华坚定你的话”、“但愿耶和华使你照你的话行”。这是哈拿做了一个很有智慧的决定,因为孩子没有断奶就送去,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更何况一个人小的时候所受的教导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哈拿是为了把一个已经预备好的儿子送给神,所以才暂时不带孩子去朝见神的。哈拿一定是要趁孩子还在身边的日子,在家里好好教养孩子。预备孩子将来可以一生都做神忠心的仆人。

【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当撒母耳断奶后,哈拿就照着她向神所许的愿把孩子带到示罗去。“公牛”是还愿祭中最昂贵的一种(民15:3),而哈拿却献上了三份,说明了哈拿是心甘情愿的连祭物带儿子一起奉献给神了。而哈拿的还愿是相当难得的了,她让撒母耳小小年纪就离开家,相信哈拿这么做的时候,肯定也会舍不得的。哈拿还献上“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来表达感恩。神把哈拿所“求”的赐给她,哈拿就把向神“求”来的献上“归于”神,让撒母耳从小就开始事奉神。而哈拿更大的、更蒙悦纳的奉献,就是毫无保留地顺服了神的权柄,彻底献上了自己唯一的儿子,终生归耶和华成为拿细耳人,神喜悦哈拿的奉献。哈拿信心的祷告加上信心的奉献,成就了神百姓历史的转折点,神将使用甘心与神同工的哈拿所献上的撒母耳,他成了以色列王国的建立者,以士师、先知和祭司三重身分来领导全国,这就是撒母耳母亲祷告所蒙的福!现在也许你正处在疾病、痛苦、失业或是感情受挫折等许多的问题中,感到自己极度地软弱、愁苦。但我们要知道,这一切的遭遇都在神的掌管中,神都知道。因此你不必害怕,只要凭着信心祈求我们的主,神一定把够用的恩典赐给你!在腓立比书4:6-7中说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这段话正是哈拿的体会,这也能够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体会。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像哈拿那样,在遇到忧愁苦难时,向神流泪祷告、不住的祷告、倾心吐意的祷告,这样神必会垂听我们的祷告,时候到了,我们就能经历神赐下的出人意外的平安,神也必会赐下更大的祝福!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