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12: 1-25】【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在撒母耳记第十二章中记载了,撒母耳卸任前的赠言。撒母耳首先表白,他作为士师清廉公正;撒母耳又借回顾神在历史中眷顾和拯救以色列人的历史,指出他们要求立王是错误的,因耶和华神就是他们的王;撒母耳又讲到现在既已立王,但只要他们敬畏神,事奉神,听从神的话,不违背神的命令,他们仍可蒙神的恩,否则神的手必攻击他们。最后撒母耳说:“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本章首先说到:【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现在有这王在你们前面行。我已年老发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众人说:’你未曾欺负我们,虐待我们,也未曾从谁手里受过什么。‘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在我手里没有找着什么,有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今日为证。’他们说:‘愿他为证。‘】“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我已应允”,就是我已经听从你们所求的。“现在有这王在你们前面行。我已年老发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在你们前面行”,是指他所作所为有目共睹。“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受膏者”是指新膏立的扫罗王。“作见证”是指事件发生时在场亲眼目睹的证人。“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意思是撒母耳从来没有假公济私。“欺负过谁?虐待过谁?”这是说的撒母耳从来没有利用权势欺压无辜的人;“眼瞎”是指一个人受了贿赂就视而不见,是非不分了。撒母耳敢当着所有的以色列人说这个话,表示他真的是可以问心无愧。“众人说:‘你未曾欺负我们,虐待我们,也未曾从谁手里受过什么”。这就是说,撒母耳是清白的。“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在我手里没有找着什么,有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今日为证。’他们说:‘愿他为证’”。“没有找着什么”,就是没有发现什么污点。以色列百姓在神和他们的新王扫罗面前,为撒母耳作证。撒母耳在吉甲给扫罗举行登基大典后,自己不再担任士师,但继续执行祭司、先知的职分。撒母耳在卸任之前,他要求百姓证明自己的清廉和公正,这是士师在神面前的本分,也是新王在神面前的本分。

【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祂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是有罪了。现在求祢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祢。‘耶和华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们脱离四围仇敌的手,你们才安然居住。】“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撒母耳在此告诉百姓,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神用祂的大能拯救他们。“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要站住”是指且耐心听我分辨;“一切公义的事”,是指基于神的公义,对以色列人所行的惩罚与拯救。“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这地方”就是迦南美地。“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祂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记载在士师记4:2;“非利士人”记载在士师记13:1;“摩押王”记载在士师记4:14。“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是有罪了”。“巴力和亚斯他录”,是迦南七族所敬拜的偶像假神,男神称之为巴力或诸巴力,女神则称为亚斯他录。“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你”。“仇敌”指欺压他们的外族人。“我们必事奉你”这是暂时的承诺。“耶和华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们脱离四围仇敌的手,你们才安然居住”。“耶路巴力”即基甸,战胜米甸人(士6:14);“比但”可能是指巴拉,击败迦南人;“耶弗他”制伏亚扪人(士11:32);撒母耳打败非利士人(7:11)。撒母耳从神过去对以色列人一向的看顾,和不改变的信实,显出了以色列人的背叛。以色列人从出埃及、进迦南,到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一再的离弃神,神却一再的拯救他们。

【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神是你们的王。】“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记载在撒上11:1;当亚扪人来攻击以色列人的时候,他们“定要一个王治理”他们。虽然现在以色列人已经立了王,但这位王不能代替神,更不能越过神,因为“其实耶和华你们的神是你们的王”。【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祂,听从祂的话,不违背祂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好了。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祂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吗?我求告耶和华,祂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于是撒母耳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在这日打雷降雨,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现在既然神已答应了百姓的要求,撒母耳就说:“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祂,听从祂的话,不违背祂的命令”。百姓今后应尽的责任是:敬畏神,事奉神,听从神的话,不违背神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好了”。就是君王和百姓都当顺从神。“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祂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倘若百姓违背前述的要求,就必招来神的惩罚。“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神的手要施行一件神迹奇事,证明撒母耳的话是出于神的旨意。“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吗?我求告耶和华,祂必打雷降雨”。“割麦子的时候”,相当于阳历四月中旬至六月中旬,春雨已经结束,进入迦南地的旱季,所以“打雷降雨”是很不寻常的事情,也会损害庄稼。“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撒母耳求告神“打雷降雨”为显示,神不喜悦以色列人立王的要求,因为百姓要求立王,实际上是不肯以神为王,所以他们是在神面前“犯大罪了”。“于是撒母耳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在这日打雷降雨,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当撒母耳一祷告,当天就打雷降雨。这种违反自然的现象正好印证了撒母耳的话,证明了撒母耳所说的话句句都是真的,是很严肃的。因此“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因为他们知道神垂听撒母耳的祷告。

【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祂。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你们。】“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神,免得我们死亡”。因百姓甚为惧怕,他们就求撒母耳为他们祷告。“你的神”以色列人理当称神为“我的神”,现在却称“你的神”,他们自外于神。“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百姓违背神的诫命是基本的罪,求立王是“罪上加罪”。“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祂”。撒母耳不但安慰他们:“不要惧怕!”并且再次呼吁他们“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祂”。他们“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因为偶像假神本是人凭空捏造的,虚无且无益。“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你们”。这说明神既然拣选了他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他们。【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祂,想念祂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虽然撒母耳不做士师了,他还是百姓的先知和祭司,所以还会忠心服侍。而撒母耳信心最大的展现在于祷告,他是继摩西之后,以色列人中最伟大的代祷者。撒母耳要不停地为以色列人祷告,以免得罪神。借着信心的代祷,乃是信徒一生最大、最重要的服事。我们若停止为他人祷告,就是一种得罪神的罪。“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就是教导以色列人走在圣善的正路上,不偏离左右。“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祂,想念祂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这是指出,百姓敬畏的对象是神自己,他们敬畏的表现是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神,敬畏的方法是默想神向着他们的作为是何等的浩大。“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作恶”就是不敬畏神。“你们和你们的王”是指举国上下。以色列人若不“敬畏耶和华”、“仍然作恶”,即使有王带领、结局也只是“一同灭亡”。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敬畏神,要侍奉祂,更要听从祂的话,遵行祂的话!阿们!

<撒母耳卸任前的赠言>

读经【撒上12: 1-25】【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在撒母耳记第十二章中记载了,撒母耳卸任前的赠言。撒母耳首先表白,他作为士师清廉公正;撒母耳又借回顾神在历史中眷顾和拯救以色列人的历史,指出他们要求立王是犯了大罪,因耶和华神就是他们的王;撒母耳又讲到现在既已立王,但只要他们敬畏神,事奉神,听从神的话,不违背神的命令,他们仍可蒙神的恩,否则神的手必攻击他们。最后撒母耳安慰百姓,他会一直为他们在神面前代求,并且会以善道正路指教他们。虽然撒母耳不做士师了,他还是百姓的先知和祭司,所以还会忠心服侍。本章首先说到:【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现在有这王在你们前面行。我已年老发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众人说:’你未曾欺负我们,虐待我们,也未曾从谁手里受过什么。‘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在我手里没有找着什么,有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今日为证。’他们说:‘愿他为证。‘】“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撒母耳在吉甲给扫罗举行登基大典后,自己不再担任士师,但继续执行祭司、先知的职分。所以他对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事告诉百姓,立王不是神的旨意,也不是他的建议,是他们自己要求立王,要走列国的路。神虽然应允他们的要求,但这不是神的本意。接着撒母耳说:“我已年老发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撒母耳借着一连串的问题,为要证明自己在统治以色列的期间清廉和公正,行事为人问心无愧,光明正大。他未曾欺骗或欺压百姓,收受贿赂或积攒不义之财。更难得的是,他是从年幼到年老始终如一,没有因时间,环境而有所改变。不仅有耶和华为他作证,同时众人也为他作见证。使徒保罗也曾有过这样的见证:【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徒20:33~35)这样神的仆人是多么的难得!撒母耳在卸任之前所说的话,一方面是见证自己的清廉和公正,一方面也是给扫罗做榜样。虽然撒母耳提及他的儿子,不过此处及后面仅用单数的“我”,不把他的儿子包括在内,而贿赂、欺负等均为他的儿子所为。

【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祂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是有罪了。现在求祢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祢。‘耶和华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们脱离四围仇敌的手,你们才安然居住。】“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撒母耳在此述说神以往对以色列人的带领、眷顾和拯救。撒母耳就是要百姓回想,从摩西的时候一直到现在,神没有停止过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常常犯罪,以致被仇敌攻击欺凌,每当他们转离恶行,神就怜悯他们,为他们兴起拯救者,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得以安然居住。因此撒母耳要以色列人明白,神做工的法则:神的百姓离弃神,必然会招来神的管教。神的百姓归向神,必然会蒙怜悯、得拯救。因此百姓在神面前蒙记念、蒙怜悯的唯一道路,就是顺服神、活在神的话语里,而不是像列国一样要立王。

因此撒母耳指出:【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神是你们的王。】神虽然一直看顾、保护和引导以色列百姓,以色列人见亚扪人来攻击他们的时候,却向神要一个像列国一样的王。虽然现在以色列人已经立了王,但这位王不能代替神,更不能越过神,因为“其实耶和华你们的神是你们的王”。【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祂,听从祂的话,不违背祂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好了。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祂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吗?我求告耶和华,祂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于是撒母耳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在这日打雷降雨,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撒母耳在此提醒百姓,虽然神为他们立了王,但“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祂,听从祂的话,不违背祂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好了”。撒母就是要以色列民继续敬畏、事奉神,以及听从神。“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祂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这是警告百姓,他们若不听从神的话,违背祂的命令,必招来神的惩罚。“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吗?我求告耶和华,祂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因百姓对他们要求立王是犯大罪认识不清,撒母耳就求告耶和华,神就在割麦子的时候打雷降雨,使他们知道又看出,他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因为百姓要求立王,实际上是不肯以神为王。今天我们也都要认识主就是我们的王,并要让耶稣基督在我们的生命中作王作主!

【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祂。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你们。】“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以色列众民看到神在割麦子的时候“打雷降雨”这个现象,就立刻承认他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百姓就要撒母耳为他们祷告神,免得他们死亡。撒母耳就以神的恩典安慰他们:“不要惧怕”。他又要使百姓知道自己的罪孽:“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并且指出他们再“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祂”,并且告诉他们:“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虽然神【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34:7),但只要百姓的心思回转归向神,神在追讨罪恶、对付愚昧的同时,还是会给他们开一条出路。因为神既然拣选了他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他们。

虽然撒母耳要从士师的职务退下,将国政大权交给扫罗,但在这篇卸任前的赠言中,他以全然的信心宣告说:【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在此撒母耳答应百姓:“不停止为他们祷告”,这是何等重要的信心宣告,更是切合实际的信心行动。我们的一生,若能以祷告作为职志,我们的信心就能得着实践。撒母耳还认为,自己不祷告是得罪耶和华,他还要“以善道正路指教”他们。撒母耳的一生无时无刻不活在祷告之中,他也无一事不借着祷告带到神面前祈求引导。所有以色列人都深深体会,撒母耳的祷告是大有功効。撒母耳这位神忠心的老仆人,在他漫长被神重用的一生中,每一个重要的阶段和事奉,他都是凭信心,借着祷告,依靠神走过来的。借着信心的代祷,也是信徒一生最大、最重要的服事。我们若停止为他人祷告,其实是一种得罪神的罪。在基督徒的一生中,任何事情都可以停止,唯有凭信心的祷告必须持续不断,因为那是我们得力和得胜的源头。最后撒母耳说:【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祂,想念祂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祂,想念祂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撒母耳就是要百姓敬畏神,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神,还要他们默想神向着他们的作为是何等的浩大。然后撒母耳警告以色列民:“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这里的“恶”,就是指“不敬畏神”。以色列人是神所选所立的子民,神也借着先知明确启示了自己的旨意,他们若还不肯敬畏神,无疑是在悖逆神。悖逆神的个人或民族,其结局只有灭亡。遗憾的是,以色列民没有接受撒母耳的警告,最后落到凄惨的结局!但愿我们今天都要接受撒母耳的警告,要敬畏耶和华,要听从祂的话!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