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15: 1-35】【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在撒母耳记上第十五章中记载了,扫罗被神彻底弃绝,因他再次不听从神的命令,没有灭绝亚玛力人。神籍撒母耳清楚的命令扫罗去攻击亚玛力人,并要完全灭尽他们,连人或牲畜都要尽行杀死。因为亚玛力人在出埃及的时候,攻击神的百姓、抵挡神的旨意。而扫罗杀敌之后却违神命留下亚甲王和上好的牛羊,撒母耳奉神的命令前去责备扫罗,扫罗却没有认罪悔改,最后撒母耳杀死亚甲王后,与扫罗诀别。本章首先说到:【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撒母耳再次提醒扫罗,他是耶和华所膏立的,当听从神的话。“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亚玛力人”属以扫的后裔(创36:15-16),居住以东地南部。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们就趁火打劫,以色列人在利非订靠着耶和华尼西战胜过他们。在士师时代他们也攻击过以色列人。因此神曾宣告祂【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17:16),并且晓喻百姓【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不可忘记】(申25:19)。因亚玛力人在列国中带头攻击神的百姓、抵挡神的旨意(出17:8-16),成为一切抵挡神和神百姓的势力的代表。“我都没忘”,因此神必给予惩罚。“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灭尽他们所有的”,这是执行神公义的审判,因此“不可怜惜他们”,亦即“不可对他们存有同情之心”。这一次神把对亚玛力人施行审判的任务交给扫罗,是对他的最后一次考验。“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提拉因”在犹大支派的境内。亚玛力人靠近南方的犹大支派,但响应扫罗的百姓中有“犹大人一万”,只有二十分之一。

【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在谷中设下埋伏。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在谷中设下埋伏。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扫罗先通知亚玛力人的邻居基尼人离开,这样他就可以放手攻击亚玛力人。“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基尼人”亦即过游牧生活的米甸人,摩西的妻子即为基尼人(士1:16);“曾恩待他们”,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经过旷野时,受过摩西岳父的帮助(出18:10),甚至在士师时代,以色列人还受过基尼人的帮助(士4:11)。“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哈腓拉”位于西乃半岛的东北角,与亚拉伯半岛西北角的接壤处;“书珥”位于西乃半岛的西北部,埃及的东界,埃及人在该地筑有防御工事。“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亚甲”是亚玛力王的名。“众民”包括男女老幼。“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怜惜”是指保留其性命,这是公然违抗神“不可怜惜他们”的命令。

【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神对扫罗的行为感到忿怒,因此向先知撒母耳表达祂的心意。“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后悔”是用拟人的方法来形容神感到“遗憾、惋惜、忧伤”。罗马书11:29说:【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也就是说,神的决定是不会错的。但是,神却会因为人违背了神的要求而忧伤。神也知道属肉体的扫罗王不会顺服祂的命令,但神仍然为祂百姓的王不能带头顺服神而遗憾。“撒母耳便甚忧愁”,这是撒母耳与神的忧伤表同情;但经过“终夜哀求耶和华”以后,他就向扫罗宣告了神的决定。【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到了迦密,在那里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到了迦密,在那里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迦密”位于希伯仑的南南东方约13公里,表示扫罗离开战场,凯旋北上返回他的都城途中;“立了纪念碑”,是为纪念他自己的重大胜利;“吉甲”位于基比亚的东北方约19公里,是以色列人过河攻占迦南地的第一站,也是扫罗被选立为王的地方,所以到那里可能是为了感谢神立他为王,并使他立下此丰功伟业。“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我已遵守”实际上扫罗并未遵守神的命令,扫罗的话若不是出于无知,便是故意要掩盖他的恶行。

【撒母耳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住口吧!等我将耶和华昨夜向我所说的话告诉你。’扫罗说:‘请讲。‘】“撒母耳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牛羊的叫声很快就揭穿了扫罗的谎言。“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扫罗立刻把责任推给了百姓,并且提出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说留下“上好的牛羊”是为了献给神。当扫罗自辩的时候,撒母耳打断了他的话:“你住口吧!等我将耶和华昨夜向我所说的话告诉你。’扫罗说:‘请讲’”。像扫罗这样的态度神只好弃绝他了。【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差遣你,吩咐你说,你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以自己为小”,是指扫罗曾经自卑地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9:21)“以色列支派”,是指以色列众支派。“耶和华差遣你,吩咐你说:’你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灭绝净尽”是强调不可保留任何一部分。“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急忙”是指一心贪婪所得的掳掠物,而将神的命令置于脑后。“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属肉体的扫罗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还以为是敬畏神,却不知在神的眼中乃是行恶的事。

【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扫罗不但死不认错,还说“我实在听从”。他又说:“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振振有词地将责任推给“百姓”。并且狡辩说:“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又强调神是“你的神”,而不是“我的神”。扫罗的所作所为,已经表现出他目中无神了。【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这是圣经中的金句:献祭固然重要,但仍不如人听从神的话重要;单献祭物却没有顺服神的心,这种献祭毫无价值;即便是祭物中最好的、最上等的脂油,仍不及顺从神。“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悖逆”就是背叛神;“行邪术”是指占卜等类的巫术(申18:10-11);“顽梗”是指傲慢不听神的话;“拜虚神和偶像”就是敬拜偶像假神。悖逆的罪与顽梗的罪,从表面看好像没有行邪术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那样严重,其实在神看,这两类的罪都一样重大。“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神的刑罚不只是使扫罗的“王位必不长久”(13:14),更是“厌弃”他。

【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我有罪了”扫罗并没有真正的认罪,他只不过因被撒母耳点出罪状,被迫在口头上承认自己的罪。当扫罗无可推诿、不得不认罪的时候,就把自己犯罪的原因推给“惧怕百姓”,继续回避自己的责任。而人若不敬畏神,就会惧怕人。“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扫罗得罪的是神,但他所关心的却不是神的赦免,而是担心如果撒母耳不和他一起献祭,就会失去百姓的拥戴,所以他对撒母耳说:“求你赦免我的罪”。扫罗要求撒母耳同他回去,也不是因为他要敬拜神,顺服神的吩咐,而是因为他要保持他的面子。如果百姓发现撒母耳不再支持他,神也已经厌弃他,他的声望马上就会一落千丈,以色列人马上就会不听他了。【撒母耳对扫罗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致说谎,也不致后悔;因为祂迥非世人,决不后悔。‘】“撒母耳对扫罗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的意思是说,你既然藐视神的命令,敬拜神的举动便是多余的,所以不愿同他去作多余的事。“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的衣襟被“撕断”,象征国度与扫罗断绝了。既然神已经厌弃扫罗,先知撒母耳就不能与他继续交往,免得这种交往被认为是神继续与扫罗同在。“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就是使扫罗无法再维持他的王权了;“比你更好的人”是指大卫(16:13)。“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这是说神一旦定意,便会持久、永不改变;“不至后悔… 决不后悔”,这是说神定意将王位赐给大卫之事,决不改变。

【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虽然如此”扫罗仍然轻看得罪神的严重性;“抬举我”就是请你尊重我是个王,在众人面前要抬举我。扫罗再次认罪,目的不是求神的赦免,只是担心因失去撒母耳的“抬举”而失去自己的名利。“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撒母耳跟随扫罗回去,不是为了给扫罗面子,而是为了执行扫罗没有完成的神的命令。【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撒母耳说:‘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欢欢喜喜地”就是喜形于色地;“死亡的苦难”指生死未定的痛苦煎熬。“撒母耳说:‘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对于作恶多端的人,在杀他之前,就要让他知道为何必须死。撒母耳照着神要“灭尽”亚玛力人的吩咐,毫不留情地把亚甲王杀了。【撒母耳回了拉玛。扫罗上他所住的基比亚,回自己的家去了。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是因耶和华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撒母耳回了拉玛。扫罗上他所住的基比亚,回自己的家去了”。从此撒母耳与扫罗分道扬镳,各回自己本家。“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是因耶和华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神“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意思是神因为立不顺服的扫罗作王而遗憾。扫罗虽然战胜亚玛力人,但在听从神的命令上再次失败。他因贪恋财物,惧怕百姓,没有灭尽当灭的,犯了不顺从神命令的罪,又不真心认错悔改,从而被神完全弃绝。但愿我们都要以扫罗被神完全弃绝为鉴戒。我们要像撒母耳一样,一生为神尽忠,并要听从神的命令,顺服神的旨意!阿们!

<扫罗王被神彻底弃绝>

读经【撒上15: 1-35】【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在撒母耳记上第十五章中记载了,扫罗王被神彻底弃绝。因扫罗屡次悖逆和顽梗,不肯顺服神的命令,这次他又不听从神的命令,没有灭绝亚玛力人,因此被神彻底弃绝。本章首先说到:【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撒母耳再次提醒扫罗,他是耶和华所膏立的。而当日神立扫罗为王的条件,就是要他遵行神的命令(8:5)。正因如此,此时他更当听从神的话。这也是神给他最后一次的机会,看他是否顺服,可惜他并没有遵行神的命令。撒母耳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亚玛力人”是以扫的后裔(创36:12),住在别是巴与埃及之间的旷野,一直到西奈半岛。亚玛力人是以色列人进迦南的路上最强悍的国家,所以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趁火打劫。他们【并不敬畏神】(申25:18),在列国中带头攻击神的百姓、抵挡神的旨意(出17:8-16),成为一切抵挡神和神百姓的势力的代表。因此神宣告祂【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17:16),并且晓喻以色列百姓【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不可忘记(申25:19)。现在神就把对亚玛力人施行审判的任务交给扫罗,是对他的最后一次考验。撒母耳就照着神的吩咐,来告诉扫罗王:“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神籍撒母耳清楚的命令扫罗去攻击亚玛力人,并要完全灭尽他们,连人或牲畜都要尽行杀死。这与神对恶贯满盈的迦南人下了一样的灭绝令,扫罗却没有彻底执行神的命令。亚玛力的成年“男女”被杀,是死在自己的罪中。“孩童、吃奶的”被杀,是因着罪的连累。但神是公义的、更是慈爱,所以我们不必太操心这些儿童的灵魂在哪里。人今生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不但那些被惩罚的亚玛力人死了,当年执行惩罚的以色列人也都死了。重要的不是延长今生的生命,而是在短暂的今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将来人人都要复活:【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5:29)

【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在谷中设下埋伏。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提拉因”在犹大支派的境内。“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在谷中设下埋伏。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基尼人”是摩西岳父的后代(士1:16),他们与以色列人的关系良好,因此扫罗提前通知基尼人与亚玛力人分开。“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扫罗的作战范围是“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可能覆盖了整个旷野,一直到埃及的边界。实际上,扫罗的攻势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却没有彻底执行神的命令,“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这里神清楚地命令扫罗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而在执行神的命令时,扫罗却没有完全按照神的命令而行,他执行了一半,违背了一半: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却留下了上好的畜牲。扫罗擅自把神的命令打了折扣,杀了一部分,留下一部分,这就是公然违抗神的命令,这是扫罗犯下的一个大罪。扫罗对神的命令部分的顺服实际上是完全的不顺服。扫罗却以为自己这种不彻底的遵守,就是已经遵守了神的命令,但神却认为他根本就是“不遵守”祂的命令。今天我们对神的顺服也常常是选择性的,对神的旨意挑三拣四,只遵行自己同意的、喜欢的那部分,得罪了神,还自欺欺人地以为顺服。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同样是必自食其果!

【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耶和华神是无所不知的,扫罗的不顺从无法隐藏,神就直接告诉撒母耳:“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这并不是说神悔不当初,而是因扫罗的失职,感到遗憾、惋惜、忧伤。所以撒母耳“便甚忧愁”。但他经过“终夜哀求耶和华”以后,他完全明白了“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致说谎,也不致后悔;因为祂迥非世人,决不后悔”。因此扫罗的背逆遭神废弃,是神的主权的彰显,而不是神计划的失败。【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到了迦密,在那里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到了迦密,在那里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扫罗悖逆神的命令,不但没有觉悟、悔改,反而在迦密立了纪念碑,夸耀己功。“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还没等撒母耳开口,扫罗就自称“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扫罗公然违背神的命令,他却说,“耶和华的命令我已经遵守了”。扫罗得罪了神,还自欺欺人地以为顺服。

【撒母耳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住口吧!等我将耶和华昨夜向我所说的话告诉你。’扫罗说:‘请讲。‘】“撒母耳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牛羊的叫声揭穿了扫罗的谎言。扫罗却继续狡辩,推卸责任给百姓。“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当牛羊的声音当场揭穿扫罗的谎言的时候,扫罗立刻把责任推给了百姓,并且提出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说留下“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把收取最好的牛羊的目的说成是要献给耶和华—你的神,这又是一个借口和谎言。他还称耶和华为撒母耳的神,从根本上暴露了扫罗根本不把耶和华当作自己的神。因此扫罗在人的面前虽然他仍可以作王,但在神面前,却被神弃绝。今天我们也不要急于自我评价,又自觉满意,而是要把自己放在神真理的天秤上,让神为我们评价。也不要因我们的工作在人面前作得很辉煌而自足,应当省察我们的工作是否能向神交帐?省察我们个人对神的存心是否忠诚无伪?

【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差遣你,吩咐你说,你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扫罗从前虽然以自己为小,但现在已被膏为以色列的王,神吩咐他“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他却“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撒母耳指明是他为自己“急忙掳掠财物”。这说出扫罗的内心:眼中一看到利益就贪婪抓取,把神的命令丢到脑后。因此“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当撒母耳责备扫罗之时,他仍强辩,将责任推卸在百姓身上:“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留下当灭的物,他的解释是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不但不及时悔改自己的过错, 还企图把违抗耶和华旨意的责任推掉,而且再次对撒母耳说,耶和华是“你的神”,扫罗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刚开始扫罗当王的时候,也曾经非常的谦卑,承认自己的无能。可是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好像找到了作王的威风,就开始骄傲了。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撒母耳在此清楚地指出:“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这是整本圣经中最基本的真理,因此每一个侍奉神的人必须牢牢记住的,神喜悦的是人听从祂的话,而不是献上祭物。我们常常以为只要为神做事、努力传福音,神就一定会喜欢。但实际上,神所重视的不是我们为祂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是否顺服祂。我们的事奉若没有顺服神,就是出于肉体,再忙碌、再热心,也没有属灵的价值和意义。“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撒母耳清楚地指出不顺服神,与行邪术、拜偶像的罪相同。这也是撒母耳对扫罗最后一次的训勉。扫罗因屡次悖逆和顽梗,不肯顺服神的命令,因此撒母耳说:“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神对扫罗的刑罚就是“厌弃”他。神的百姓如果不顺服神,就会和扫罗一样被神“厌弃”。【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扫罗因撒母耳直接宣告神厌弃他作王而惧怕,就认罪求赦。“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扫罗得罪的是神,但他不是求神赦免,而是求撒母耳赦免,因为他担心如果撒母耳不和他一起献祭,就会失去百姓的拥戴。扫罗要求撒母耳同他回去,也不是因为他要敬拜神,顺服神的吩咐,而是因为他要保持他的面子。如果百姓发现撒母耳不再支持他,神也已经厌弃他,他的声望马上就会一落千丈,以色列人马上就会不听他了。这说明扫罗的内心,既不敬重神、更不敬重撒母耳,他只知道利用神和利用撒母耳。

【撒母耳对扫罗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致说谎,也不致后悔;因为祂迥非世人,决不后悔。‘】“撒母耳对扫罗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的意思是说,你既然藐视神的命令,敬拜神的举动便是多余的,所以不愿同他去作多余的事。“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的衣襟被“撕断”,象征国度与扫罗断绝了。既然神已经厌弃扫罗,先知撒母耳就不能与他继续交往,免得这种交往被认为是神继续与扫罗同在。“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就是使扫罗无法再维持他的王权了;“比你更好的人”是指大卫(16:13)。“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这是说神一旦定意,便会持久、永不改变。神是轻慢不得的,悖逆神是自取灭亡。扫罗不但被废弃王位,自己也死在逃脱的亚玛力少年手下(撒下1:5-8)。历代有许多神的仆人,一开始为神重用,终被神弃,像扫罗一样身败名裂,我们岂敢不谨慎,求神怜悯,并保守到底。【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扫罗再次认罪,目的不是求神的赦免,只是担心因失去撒母耳的“抬举”,而失去自己的名利,可见扫罗是怎样的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扫罗“敬拜耶和华”的目的,只是在百姓面前维持自己的名利地位。撒母耳跟随他回去,不是为了给扫罗面子,而是为了执行扫罗没有完成的神的命令。

【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撒母耳说:『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但“撒母耳说:‘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对于作恶多端的人,在杀他之前,就要让他知道为何必须死。撒母耳照着神要“灭尽”亚玛力人的吩咐,毫不留情地把亚甲王杀了。【撒母耳回了拉玛。扫罗上他所住的基比亚,回自己的家去了。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是因耶和华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撒母耳回了拉玛。扫罗上他所住的基比亚,回自己的家去了”。从此撒母耳与扫罗分道扬镳,各回自己本家。“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是因耶和华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撒母耳为扫罗悲伤”,而扫罗自己却从没有为自己的罪悲伤过。因扫罗违背神的命令,终其一生也没有对自己犯罪的忧伤痛悔,最后被撒彻底弃绝,神废除了扫罗的王位,将这国赐与比他更好的人。神“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意思是神因为立不顺服的扫罗作王而遗憾。而神的命令都是要使人得益处,无论在伊甸园里神给人的命令(创2:16-17),还是十诫(出20:1-17),以及其它的命令,没有一条不是为了让人得益处。神的命令既然是使我们得益处,为此,愿我们都要无条件顺服神的命令,这样我们必蒙神赐福!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