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2: 1-23】【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在士师记第二章中记载了,因以色列民没有遵行神的命令,把迦南人完全赶出应许地,神的使者就从吉甲上到波金警告他们。以色列众人听了后“就放声而哭”,却没有真正的悔改,结果“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诸巴力”,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本章首先说到:【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在圣经里“耶和华的使者”,有的时候是指神所派来的天使,有的时候是指神所差遣来的先知,但他们讲话的时候,往往就像这位使者一样,用第一人称的“我”,话语中充满了权柄,叫人一听就不能不承认这是神在向人说话。“从吉甲上到波金”,是指约柜从吉甲被搬到伯特利(20:26-28)。“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领你们”指神过去所作的。而神在责备百姓的不顺服之前,首先宣告“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让百姓认识祂的恩典与信实。“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这是神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申7:1-6)。“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神指责以色列人单方面毁约。“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肋下的荆棘”,是使人无法动弹,寝食难安。“他们的神”是指迦南原住民所敬拜的偶像假神;“网罗”,是使人陷入绝境。【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百姓就放声而哭”,因为神所宣告的“肋下的荆棘”和“网罗”,让他们想起了约书亚的预言所警告的结果:【使你们在他所赐的美地上速速灭亡】(书23:13)。因此他们的哭泣并不是真实的悔改,而是惧怕后果。真实的悔改,必然会立刻执行神的命令,赶出迦南人、除掉偶像,但他们哭泣完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波金”的意思是哭泣者。
【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各归自己的地业”,是指回到拈阄所分配的辖境;“占据地土”,并未完全占据,大多数与原住民杂居,有的被迫居于山区。“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所行大事”是指神所行的神迹奇事(书24:5-12)。“长老还在的时候”,他们的年龄比约书亚相差最少在二十或二十五岁以上,故在约书亚死时,他们的年龄应当在九十岁以下。“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耶和华的仆人”就是遵行神命令的人,约书亚和摩西一样。“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亭拿希烈”又名亭拿西拉(书24:30),约书亚分配完各支派的地业之后,以色列人分给他的地业(书19:49-50);“迦实山”大概在亭拿希烈境内的南边。“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那世代的人”,是指经历过进迦南的争战的人。“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不知道耶和华”,是指只知道神的知识,却不认识神的性情,也不把神当神来敬畏。“别的世代”是指接下来那个世代。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这是违反了十诫的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当以色列人违反了第一诫之后,所有的罪都会接踵而来。“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离弃”就是不再承认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甚至鄙弃祂。“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别神”是指诸巴力。“四围列国的神”,不仅包括迦南人的假神,也包括四围列国的假神。“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亚斯他录”,是迦南地一带的人所拜的女神通称,主管性爱、生殖和丰产;男神则称之为巴力或诸巴力。【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抢夺他们的人”,是指强盗式的掠夺土产和财物为目的的盗匪。“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仇敌”是指专与以色列人敌对的外邦人,大规模的侵扰和劫掠;“不能站立得住”指无力抵抗。“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他们”指以色列人;“灾祸”包括天灾和人祸。“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所说的话”,就是神颁布禁戒的条例;“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就是神用誓言特别强调的诫命;“极其困苦”,是指落到非常可悲的情况中。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士师”是神为百姓兴起的属灵、军事和政治的领袖,也被称为【拯救者】(3:9)。“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行了邪淫”,是指敬拜迦南假神仪式中的淫乱行为,也是指背弃真神敬拜偶像,有如妻子对丈夫不忠。“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速速地偏离”,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离开了正途。“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这说出士师的权柄来自神的同在,士师的兴起和尽职都在乎神。“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这说明神兴起士师的原因,因为祂不能忍受祂子民的哀叹。“后悔”意思是怜悯、同情,并不是说神会改变主意。“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比他们列祖更甚”,是指一代不如一代,行恶加剧。“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顽梗的恶行”,就是不知醒悟悛改,仍然一意孤行。士师还在世的时候,百姓就“不听从士师”,士师死后,百姓更是肆无忌惮地“转去行恶”。因为罪的特征就是增长迅速,会使人的属灵光景每况愈下,“比他们列祖更甚”。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耶和华的怒气”,就是因忌邪而起的忿恨。“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所剩下的各族”,就是迦南七族(书3:10)中未被灭尽,尚残余的原住民。“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借此试验以色列人”,全知的神【是知道人心的】(王上八39),因此这“试验”其实是神为百姓预备的考试,不是神需要借着“试验”来看人是否顺服,但人需要借着“试验”来认识自己的真实光景。“耶和华留下各族”,容许他们继续成为神百姓的难处,是为了造就他们,就是催逼百姓回转呼求神。也是训练百姓认识神的性情、谨守圣约。因此今天当我们遭遇到神在环境和生命中留给我们的难处的时候,愿我们都要存【凡事谢恩】的心来领受,这样我们就能看清神在这些难处背后,量给我们的生命成长的功课!阿们!
<神的使者在波金的警告>
读经【士2: 1-23】【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在士师记第二章中记载了,因以色列民没有遵行神的命令,把迦南人完全赶出应许地,神的使者就从吉甲上到波金警告他们。以色列众人听了后“就放声而哭”,却没有真正的悔改,结果“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诸巴力”,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本章首先说到:【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耶和华的使者”有时是指天使,有的时候是指神所差遣来的先知,但有时就是神自己,亦即神以人的形象向人显现。“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神在此提醒以色列人,是祂带领他们出埃及,进入应许之地。在进入迦南地之后,神作以色列军队的元帅,带领他们南征北战,使约书亚征服约旦河西三十一个王。神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就是要让百姓认识祂的恩典与信实。可是以色列人却没有遵守神的吩咐:“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因此神就责问他们:“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因百姓不肯顺服,所以神宣告“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可见百姓并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赶走迦南人,而是神替他们赶的。现在百姓既然不肯去赶,神也就不再替他们赶了,而要照着摩西和约书亚的预言:“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人若“没有听从”神,神就会“任凭”人。不认识神的人把神的“任凭”当作“一帆风顺”,【如同雀鸟急入网罗,却不知是自丧己命。】(箴言7:23)认识神的人就当知道神的“任凭”乃是管教,应该赶快回转、悔改。【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百姓虽然“放声而哭”,只是因为听到神说:迦南人必作他们“肋下的荆棘”,迦南人的神必作他们的“网罗”,并不是真正的认罪悔改。一个真正认罪悔改的人肯定会用行动来证明的,必然会立刻执行神的命令,赶出迦南人、除掉偶像,但他们哭泣完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神所要的悔改,是【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珥2:13),必须【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因此我们今天不只是为罪流泪痛哭,而是要真心的悔改,要遵守神的吩咐,离弃罪恶。
【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这里将约书亚同时代的“百姓都事奉耶和华”,与新一代的人“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作对照。“不知道耶和华”,是指只知道神的知识,却不认识神的性情,也不把神当神来敬畏,正如以利的两个儿子是熟悉律法的祭司,却【不认识耶和华】(撒上2:12)。“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就是他们只知道出埃及、进迦南的故事,但却不认识神的作为,也不存感恩的心。所以新一代的人不再顺从耶和华,事奉祂。因此以色列人一再的犯罪、受神惩罚,悔改、蒙拯救、再犯罪,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上一代的人因为没有教导子孙敬畏耶和华和持守祂的诫命,他们自己在某些事上也“没有听从”神的话,结果导致下一代从此“不知道耶和华”。今天,我们若在儿女面前把现实利益摆在神的上面,儿女所“知道”的就只是一个不必敬畏的神,实际上就是“不知道耶和华”,自然就会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什么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就是离弃神,去拜偶像,这就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巴力”是古代中东许多民族所崇拜的雨暴与农作物之神,相当于财神。但各地的巴力神又有许多不同,所以被称为“诸巴力”。当“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所有的罪都会接踵而来,“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并且他们“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实际上就是操纵神明来为自己谋利。迦南人为了促进巴力与其配偶繁殖的力量,在崇拜仪式中与巴力神庙里的男庙妓或女庙妓行淫,以确保他们的牲畜多产、农业丰收。以色列人长期游牧、不熟悉农耕,他们的后代既然“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自然会认为要解决现实问题,就应该吸收迦南人的农耕文化,“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今天,农耕时代的“巴力”已经不再有吸引力,但却出现了更多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的新“巴力”,吸引人离开真神。因新“巴力”可以让人抓在手里觉得踏实,如金钱、权力、地位;而真神却要凭信心信靠,【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11:13)。新“巴力”又是现实的,体贴人的各种欲望,如成功、财富、健康;而真神却要我们注重永恒,要叫我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神向以色列人发怒,将他门交在外邦人手中,使他们在仇敌面前不再站立得住,甚至无论他们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他们便极其困苦”。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10:30-31)。神是赐平安的神,也是降灾祸的神。百姓若听从神的吩咐,神就赐下祝福。百姓若离弃真神,去叩拜别神,神就降下灾祸。【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虽然百姓没有真正的悔改,但神却主动“兴起士师”来“拯救他们”。而“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行了邪淫”,是指敬拜迦南假神仪式中的淫乱行为,也是指背弃真神敬拜偶像,有如妻子对丈夫不忠。士师还在世的时候,百姓就“不听从士师”。但“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这“后悔”的意思是“遗憾、怜悯、同情”,并不是说神会改变主意。“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士师死后,百姓更是肆无忌惮地“转去行恶”。因为罪的特征就是增长迅速,会使人的属灵光景每况愈下,“比他们列祖更甚”。这里总结了士师时代百姓失败的循环模式,也启示了两个重要的真理,其一是人的彻底败坏不可能主动悔改,也不可能救自己脱离罪恶。正如保罗所说的:【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3:11-12)。其二是神的恩典信实:若没有神的爱,没有人配得神的救恩。若没有神不离不弃的管教和挽回,没有人肯从灭亡之路上回头。因此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神的怒气要向以色列人发作,因以色列人违背神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神的话。因以色列人离去不跟随神,神也不再帮他们赶出“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迦南人。而神留下这些迦南人“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但从《士师记》的记载中看到,以色列人在这个试验面前失败了。当以色列人不信靠神,不肯遵行神的道时,他们就会迅速陷入严重的罪与不顺服之中。今天我们这个世代比士师时代更险恶,犯罪的花招更多,诱惑也更大。以至于使许多人都在拜这“世界的神”,这是非常危险的事!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以士师时代的以色列人,作为我们的鉴戒。我们不要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而是要真心悔改归向神,要信靠神,要真正敬拜独一真神,要爱神胜过一切!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