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20: 1-48】【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在士师记第二十章中记载了,以色列民众聚集要攻击基比亚,事情的起源是因一个利未人的妾。这利未人为了保已命将妾拉出去交给匪徒奸淫致死,之后他还将妾尸用刀切成十二块,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的四境。【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神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从但到别是巴”,因“但”是最北端的城市,“别是巴”是最南端的城市,故这是指全体以色列人,他们都同心合意的为攻击基比亚聚在一起。“基列地”泛指约但河东的以色列地;“如同一人”就是同心合一的行动。虽然百姓“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但他们只是打着神的招牌、走自己的路。“米斯巴”位于基比亚以西约五公里。“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神百姓的会中”,就是从上到下一致行动。以色列人刚进迦南时,除了便雅悯支派,能出去打仗的人口大约是五十五万六千(民26:41、51),现在“各支派的军长”所代表的“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表明几乎所有能打仗的男丁都卷入了这场内战。以色列人如此兴师动众,显然不只是为了对付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也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公义。

【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当初利未人把他的妾切成十二块的尸块,也被传送到了便雅悯支派(19:29),所以便雅悯人密切注意其他支派的反应。“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你”指那利未人。以色列人当时所采取的态度也是相当谨慎的,他们先请这个利未人来,要他把事情的前后讲清楚。“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想要杀我”其实是要与他交合(19:22)。“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其实是他主动将他的妾拉出去交给他们(19:25),结果他的妾被强奸致死(19:26)。这利未人选择性的陈述,为要掩盖自己的罪恶。“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凶淫丑恶的事”就是淫乱可耻的事。“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就是要他们商订对策。这利未人把他在基比亚所遭遇的事都告诉了以色列人后,“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就是同心定意,若不解决此事绝不干休。“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以色列人他们决定投入战斗,就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哪些人该去打仗,哪些人该留在后方运粮食。“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就是挑选十分之一,“为民运粮”即供应粮草物资。“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所行的丑事”就是强奸利未人之妾致死的事;“征伐他们”就是惩罚他们。“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众人都起来如同一人,预备争战。

而在争战前【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做了这样的恶事呢?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作了这样的恶事呢?”“便雅悯支派的各家,是指便雅悯支派中的众宗族。“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以色列人只要惩治那些在“凶淫丑恶的事”上直接有罪的人,这是合理的要求。“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便雅悯人不肯把这几个作恶的匪徒交出来,这表示便雅悯人在包庇他们。假使便雅悯人连做这种事的人也要包庇,就等于接纳这些恶人所做的恶事,和他们是同流合污的,没有分别了。便雅悯人不仅仅不肯交出那几个作恶的匪徒,甚至还积极的预备和以色列人对抗,“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便雅悯人”素来骁勇善战,故无惧于十倍以上的兵力。“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二万六千”与以色列四十万拿刀的步兵相较,还不到十分之一。“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另外”表示便雅悯人兵力总数有二万六千七百人;“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可见基比亚的居民至少上千户。“在这军中有七百名精兵、是能用左手的”,“左手便利的”,就是右手残疾的,士师以笏也是便雅悯人,他也是左撇子(3:15)。“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用机弦甩石”这是一种远程投掷武器,甩出的石头有的重达半公斤,射速有的快达每小时150公里。“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便雅悯人为了尊严、不顾真理,以二万六千七百人面对“四十万”敌人,好像很有勇气,其实不过是白白地为几个匪徒殉葬。

【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当时存放约柜与大祭司供职的地方是在伯特利。“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犹大支派是领导支派,利未人的妾来自犹大支派的伯利恒(19:1),可能犹大支派的情绪也最激烈,所以神就让这个自以为义的犹大支派首先上去接受管教,但却没有应许得胜。“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起来”是指从米斯巴出发。“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摆阵”就是展开打仗的阵势。“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以色列军的兵力是便雅悯支派的十五倍,却惨遭失败。因为以色列人本应为手足相残的巨大悲剧负起责任、悔改,他们却骄傲愚蠢地以审判官自居,因此受到神的惩罚。【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彼此奋勇”是指以色列军稳住自己,再接再厉。“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他们“哭号”不是出于悔改,而是认为神未帮助他们,故是一种的埋怨。“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因以色列人意识到先前一仗未得神的帮助,故有此问。“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以色列军再次惨败,是因为神要教训祂的子民,而使他们经历失败和挫折,公义的神不能容忍以色列人的自义。

【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以色列人第一次惨败,只是在神面前“哭号”,第二次惨败,不但“哭号,而且禁食、献祭。但他们所献上的不是认罪悔改的赎罪祭,而是“燔祭和平安祭”,表明他们并不是认罪悔改,而是失去了自信和勇气,所以要来讨好神、利用神。“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侍立在约柜前”,约柜是放在至圣所里面(出26:33),唯独大祭司才能进去(来9:7)。“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以色列人不再求问神“可以不可以”去打仗?而是求问神是否应该“罢兵”?说明他们伸张公义的豪情没有了。神任凭以色列人失败两次,死了四万人,直到他们的自信彻底消失,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之后,“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神在前两天是管教以色列人,第三天才是对付便雅悯人,双方的罪神都不会放过,【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2:6)

【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这次和攻取艾城的战略相似(书8:4)。“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与前两次一样”使便雅悯人不会怀疑。“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便雅悯人也与艾城人一样中计(书8:16)。“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通伯特利”是指向北通向伯特利和示罗;“通基比亚”是另一个叫基比亚的田野小镇,不同于在山丘上的基比亚。“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他们认为是重复前两次的胜利。“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以色列人佯装另一次的失败,目的在引诱便雅悯人远离基比亚城。“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巴力他玛”位于基比亚的东面。“以色列的伏兵从马里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当以色列位于城东的主力军,引诱便雅悯军远离城之后,伏兵便从城西埋伏之处发动两面夹击。“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一万精兵”指伏兵。“势派甚是凶猛”指战况激烈。“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就是便雅悯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军队已完全陷入包围,要面临惨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二万五千一百”,便雅悯人军队总数是二万六千七百人,战后仅剩六百人,故便雅悯人折损士兵二万六千一百人,与本节所记数目相差一千人,相信是在前两次战役中战死。若没有前两次得胜,便雅悯人还不会这么大意,但两次得胜却使便雅悯人自信心膨胀,所以才会“被引诱离城”,以致彻底失败。这就是神对他们的惩罚。

【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全城的人”包括守卫和老弱妇孺。“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就是通知退却中的主力军,转头与伏兵两面夹击。“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便雅悯人眼见胜利在望,却不知要大祸临头了。“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等到他们看见城中烟气上腾冲天,为时已晚。“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便雅悯人一旦失去斗志,就往旷野逃跑。“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从各城里出来的”,是指以色列伏兵放火烧基比亚和附近小镇后出来加入战列。“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歇脚之处”指躲藏的地方;“对着日出之地”是指面对东方,表示在城东歼灭便雅悯主力军;“践踏他们”就是杀死他们。“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就是有一万八千便雅悯人是死在基比亚城东。“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盘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临门盘”位于伯特利东方约5公里,示罗南方约14公里;基顿”是在基比亚的东北方,靠近临门盘。“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二万五千人”这数目与之前所记的相差一百人,这一百人可能是留守在基比亚城的卫兵,是被伏兵杀死的。“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盘,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只剩下六百人”便雅悯全军就剩下这六百人。神没有立刻阻挡基比亚人的犯罪,只是因为神的时候还没有到,现在神的时候到了,祂过去怎样刑罚淫乱的所多玛,现在也要怎样对付淫乱的基比亚。【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各城的人”是指便雅悯族的男女老少。以色列人在两次失败后求问神的时候,还能谦卑地说是“弟兄便雅悯人”,一旦得胜,却又再次张狂起来,完全不顾便雅悯人是“弟兄”,他们为所欲为地屠城,几乎整个便雅悯支派都给基比亚的匪徒当了殉葬品。而从本章中我们看到,神有祂的时候,神有祂计划,是我们不明白的。为此,愿我们都要不断地求问神,并要顺服祂,神一定会悦纳我们的祷告!阿们!

 <民众聚集要攻击基比亚>

读经【士20: 1-48】【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在士师记第二十章中记载了,以色列民众聚集要攻击基比亚,而事情的起源是因便雅悯支派基比亚城的人,他们不但不接待路过这里的利未人,反而像从前所多玛,蛾摩拉西城的人所做的恶事一样。后来基比亚人把那个利未人的妾轮暴到死。利未人回去以后,就把他的妾的尸体切成十二块,分送到以色列的全境,【凡看见的都说,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这样的事没有行过,也没有见过!现在应当思想,大家商议当怎样办理。】也就是说,以色列人都认为这是大罪,他们就要一起来声讨。【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神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从但到别是巴”,代表以色列全境。“基列地”在约旦河东。“米斯巴”位于便雅悯境内,在基比亚西北约5公里,约柜此时从“示罗”(书18:1)临时运到了米斯巴,所以说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以色列人刚进迦南时,除了便雅悯支派,能出去打仗的人口大约是五十五万六千(民26:41、51),现在“各支派的军长”所代表的“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表明几乎所有能打仗的男丁都卷入了这场内战。以色列人如此兴师动众,显然不只是为了对付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也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公义;结果一场内战就无法避免了。虽然百姓“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但他们只是打着神的招牌、走自己的路。人的血气不能代替神的圣洁与公义,人的情绪越高涨,就越容易意气用事,被情绪所控制,结果只是被人利用,并不能荣耀神的名。

【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从利未人向以色列人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他的丑陋。他只强调基比亚人“凶淫丑恶的事”,却隐瞒了自己的自私、无情和冷漠,而且把基比亚匪徒的恶行说成是基比亚全城的人都“想要杀我”。他以公义的名义来制造全以色列的灾难,百姓果然冲动地做出了决定。“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以色列百姓冲动地做出了决定,就是因为对神的无知,【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2:10)。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同样是需要怜悯的罪人,所以也不会公正、怜悯地对待罪人。神的百姓应当照着神的吩咐【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申17:7),但对付罪的动机和方法都应当根据神,而不是根据人,【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20)。人的血气不能代替神的圣洁与公义,人的同情也不能代替神的慈爱和怜悯。

【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做了这样的恶事呢?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做了这样的恶事呢?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以色列人先打发人去质问便雅悯人,并要求他们将作恶的基比亚人交出来。便雅悯人知道在境内发生的严重罪行,却不肯交出犯罪之人,反派出二万六千位兵丁,另有七百精兵,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毫发不差。雅各在临终的时候,对便雅悯的预言是:【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夺的。】(创49:27)现在从这件事情上,就可看见便雅悯支派的强硬和善战,就像是“撕掠的狼”。也许他们是因为彪悍,才敢于逞强,不理会“众支派”的兴师问罪。便雅悯人和以色列人,都因“各人任意而行”,这样一场内战已经不能避免了。如果便雅悯人这时候不要因为基比亚人与自己是同一支派就袒护他们的罪恶,又何必发动这么一场内战呢?今天多少家庭、教会的内战,岂不也是因为我们“各人任意而行”的结果?

【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伯特利”在“米斯巴”北面不到8公里,可能是开战以后,以色列人把约柜从便雅悯境内的米斯巴运到了以法莲境内更安全的伯特利。这两处可能都是会幕的临时地点,会幕的常驻地点是“示罗”(21:19)。而以色列人在求问神时,没有问我们要不要打这场仗,他们只问谁要首先去打,好像打这场仗是理所当然的。既然百姓不以神为王,执意行在自己的路上,神就让犹大支派上去 ,却没有应许得胜。神任凭他们弟兄相争,结果以色列虽然有四十万人,跟便雅悯的两万六千七百人作战,以色列人却第一天就伤亡了“二万二千”人。以色列人和便雅悯人是弟兄,百姓既然执意要攻打弟兄,神就让他们自己先尝到伤痛的滋味。【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以色列人不放弃,他们彼此鼓励,“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同样他们再次来求问神。第一次的惨败使以色列人来求问神“可以不可以”打仗。神允许百姓继续打仗,但也没有应许得胜。第二天以色列又伤亡了“一万八千”人。人要走自己的路,神就允许百姓继续打仗,让他们接受彻底的失败。经历了连续两次的失败后,以色列人还没有放弃。

【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虽然以色列人在神面前“哭号”,而且禁食、献祭,但他们所献上的不是认罪悔改的赎罪祭,而是“燔祭和平安祭”,表明他们并不是认罪悔改。“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非尼哈在约书亚时代就作祭司,如果这件事发生的时候,非尼哈还在,就表示这件事情是发生在约书亚死了以后不久。另外从以色列人能“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中可以看出,这是士师时代相当早期的事情。因以色列人失败两次,死了四万人,他们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所以他们不再求问“可以不可以”打仗,而是求问是否应该“罢兵”。这时“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如果神一开始就让人多势众的以色列人得胜,他们就会更加嚣张、更难苏醒。因此神在前两天是管教以色列人,第三天才是对付便雅悯人,双方的罪神都不会放过,【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2:6)

【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这次以色列人得着神的应许,就再次上战场。这次以色列人也有了比较好的战略,这是神赐下战略。以色列人没有象以前那样鲁莽地从正面进攻,而是采用类似约书亚占领艾城的战术。以色列人假装败退,基比亚的军队在毫无防备下离城追赶,结果基比亚被占领了。以色列的军队看见基比亚城里的火,便知道他们的伏击成功了。由此可知,虽然恶人有时亨通,但这只是暂时,必有惨败临到他们。若没有前两次得胜,便雅悯人还不会这么大意。但两次得胜却使便雅悯人自信心膨胀,所以才会“被引诱离城”,以致彻底失败。便雅悯支派共有二万六千七百名战士,在前两天的战斗中死了一千人,第三天死了二万五千一百人,只剩下了六百人跑到“临门磐”。可见便雅悯支派为包容罪恶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他们终于自食其果。

【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神从前怎样使所多玛【烟气上腾】(创19:28),现在也怎样使基比亚“烟气上腾”。神没有立刻阻挡基比亚人的犯罪,只是因为神的时候还没有到。现在神的时候到了,祂过去怎样刑罚淫乱的所多玛,现在也要怎样对付淫乱的基比亚。便雅悯支派共有二万六千七百名战士,在前两天的战斗中死了一千人,第三天死了二万五千一百人,只剩下了六百人跑到“临门磐”。可见神在审判中,仍然施行怜悯,留下六百人,成就对以色列12支派的应许。【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以色列人又残酷地毁灭了便雅悯支派的“一切城邑”。如此的残酷竟然发生在神的百姓当中,这绝对不是神的心意。以色列人面对罪恶满盈的迦南人,手下留情,却对自己的兄弟便雅悯支派,赶尽杀绝!无辜、软弱、无能的妇人孩子和老人也不放过!如此滥杀无辜的恨毒,与基比亚的匪徒,有何区别呢?然而神却任凭这一切发生,让以色列人做完之后才后悔,看到可怕的恶果。《士师记》是圣经中最悲惨的一卷书,它记载着神的子民离开永生的神,敬拜假神,任意放肆,道德败坏,杀人流血,内部争战。圣经把这一段以色列人的历史记下来,目的不是叫我们只知道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而是要叫我们看见,那些称为神子民的人,他们里面的光景是怎样的败坏与堕落,就是要作每个神儿女的鉴戒!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反省自己生命的光景,并要靠着主的恩典活出敬虔得胜的生命!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