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30: 1-31】【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在撒母耳记上第三十章中记载了,亚玛力人趁着大卫和他的手下随非利士军北征,就将洗革拉用火焚烧,将妇孺全部掳走;大卫就求问神能否追回,神说能,大卫就追赶敌人夺回人财;之后大卫平分战利品。本章首先说到:【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第三日”可能指第二天黄昏,以色列人以日落为次日的开始。“洗革拉”位于亚弗南方约90公里,大卫“早晨起来,回往非利士地去”(29:11),每天行军45公里,第二天晚上可以到达。“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亚玛力人”居住以东地南部,四处抢劫掳掠,是以色列人的世仇;“南地”指迦南地犹大境内的南部地区,别是巴以南一片贫瘠干地;“洗革拉”是迦特王亚吉赏给大卫的城(27:6)。“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概指妇女、儿童;“却没有杀一个”这是神强有力的眷顾与保护。如果没有神的干预,亚玛力人也许为报复大卫(27:8-9)而造成流血事件。大卫在洗革拉已经定居了“一年零四个月”(27:7),远离扫罗的威胁,环境安稳,还很得亚吉的信任。因此洗革拉已经成了一个舒适的安乐窝,渐渐抹去了大卫的异象和使命。所以神允许亚玛力人“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把大卫从安乐窝里赶出去,准备上希伯仑去作王(撒下2:1)。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因此他们发现城毁人空,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大卫一行人经过两天急行军,已经精疲力尽,现在见到城毁人空,又不知道亲人的生死、敌人是谁、如何追击。既然没有线索,也就根本谈不上去营救了,所以他们只能“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就是直到没有力气哭了。“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亚希暖”是大卫的元配(27:3),“亚比该”是聪明俊美的妇人(25:3),因着她的见识和口才,阻止了大卫在盛怒下杀全家男丁泄恨(25:18-34),她的丈夫拿八死后改嫁大卫。“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甚是焦急”是指陷入几乎无法解决的困境中。面对这恶劣的情况,众人以大卫为发泄的对象,完全归咎于他,他们认为是大卫的疏忽所造成,他们就嚷着要用石头打死大卫。面对这样的危机,“大卫却依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这是大卫属灵的转机,也是他蒙拯救的原因。从这一刻起,大卫又回复到先前那个坚强、勇敢的大卫。在过去的“一年零四个月”,大卫没有这样的依靠神,但现在神把他带到尽头了,他就坚定地相信神必会解决他们当前的困境。【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到大卫面前。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到大卫面前”。当亚希米勒全家被杀的时候,只有一个儿子亚比亚他逃出来,他带着以弗得投奔大卫(22:20-21);“以弗得”是大祭司服,其上有乌陵和土明(利8:7-8),用来寻求神的旨意。“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神的回答非常清楚:可以追”就是不会无功而返,“必追得上”就是一定会追上,“都救得回来”就是能击败敌人,救回全体被掳的人和财物。在紧要关头时,大卫的信心在于与神的对话和交通,而得到神的指引。
【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有不能前去的就留在那里。大卫却带着四百人往前追赶,有二百人疲乏,不能过比梭溪,所以留在那里。这四百人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就带他到大卫面前,给他饼吃,给他水喝,又给他一块无花果饼,两个葡萄饼。他吃了,就精神复原;因为他三日三夜没有吃饼,没有喝水。】“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有不能前去的就留在那里”。“比梭溪”是一条流入地中海的旱溪,位于南地的西部,和基拉耳河一样作为迦南地的南界。“大卫却带着四百人往前追赶;有二百人疲乏,不能过比梭溪,所以留在那里”。因比梭溪的河道是陡峭的峡谷,宽约100公尺,需要灵巧的身手爬下峭壁、再爬上去。大卫的部下已经连续行军两天,现在可能又继续走到半夜,所以“有二百人疲乏,不能过比梭溪”。“这四百人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就带他到大卫面前,给他饼吃,给他水喝”。“田野‘是指在比梭溪南方的野外荒地;“埃及人”表示那些掠夺者曾经侵夺过埃及的部分地区;“给他饼吃,给他水喝”表示那人的身体情况非常虚弱,没有力气说话、行动。“又给他一块无花果饼,两个葡萄饼。他吃了,就精神复原,因为他三日三夜没有吃饼,没有喝水”。“一块无花果饼,两个葡萄饼”,是当时珍贵的滋补食品(25:18);“精神复原”就是恢复到稍有元气的地步;“三日三夜”表示至少在三天前到过洗革拉。大卫此时还不知道敌人是谁、在哪里,身心疲惫,但居然这么巧就“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给他带来了关键的情报。神既然应许大卫可以追得上这些亚玛力人,可以把他们的妇女孩子都救回来,神就必有他的预备。
【大卫问他说:‘你是属谁的?你是哪里的人?’他回答说:‘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我们侵夺了基利提的南方和属犹大的地,并迦勒地的南方,又用火烧了洗革拉。‘大卫问他说:’你肯领我们到敌军那里不肯?‘他回答说:’你要向我指着神起誓,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我就领你下到敌军那里。‘】“大卫问他说:‘你是属谁的?你是哪里的人?’”“属谁的”是指属于什么种族;“哪里的人”是指从什么地方来的。“他回答说:‘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埃及的少年人”答复了头一个问题“属谁的”。“亚玛力人的奴仆”答复了第二个问题“哪里的人”。“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表示他三天前跟着亚玛力主人一起行动,直到因病被抛弃。“我们侵夺了基利提的南方和属犹大的地,并迦勒地的南方,又用火烧了洗革拉”。“基利提”位于非利士地的南部;“属犹大的地”是指属于犹大支派的辖地,大约在基利提的东面;“迦勒地”是指犹大支派中分配给迦勒家族的辖地,大约在希伯伦的南面,洗革拉的东面。“大卫问他说:‘你肯领我们到敌军那里不肯?他回答说:’你要向我指着神起誓,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我就领你下到敌军那里‘”。“指着神”就是指着一般人所谓的神明,而不是耶和华神;“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他只求能活命。大卫此时才确定袭击洗革拉的是亚玛力人,之前只是推测来自南方,所以向南抄近路越过比梭溪。
【那人领大卫下去,见他们散在地上,吃喝跳舞,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击杀他们,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没有一个逃脱的。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大卫全都夺回,并救回他的两个妻来。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大卫所夺来的牛群羊群,跟随他的人赶在原有的群畜前边,说:‘这是大卫的掠物。‘】“那人领大卫下去,见他们散在地上,吃喝跳舞,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散在地上”就是无秩序地散布在整个地面上;“吃喝跳舞”是指饮酒吃肉、跳舞作乐的庆功宴。“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击杀他们,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没有一个逃脱的”。“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指从黎明到当天傍晚,因为以色列人以日落为次日的开始。“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可能是他们的奴仆,为了喂养骆驼而分散在宴席周围,因此得以逃脱。“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大卫全都夺回,并救回他的两个妻来”。就是夺回了被掳的全部人口和财物。“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没有失落一个”是指从大至小,全都安然无恙地夺回。“大卫所夺来的牛群羊群,跟随他的人赶在原有的群畜前边,说:‘这是大卫的掠物’”。“原有的群畜”就是原属他们在洗革拉的牲畜,被亚玛力人劫掠,如今又夺回来的;“大卫的掠物”是指亚玛力人从别处掳掠来的战利品,如今被他们掳获。大卫不仅夺回了被掳的人口和财物,而且得着了亚玛力人从别处掳掠来的战利品。当大卫“倚靠耶和华他的神”时,神就会赐下更丰盛的恩典,超出他的所求所想。而那些不久前还要用石头打死大卫的人,现在却一路高兴地感谢他。人的善变,使大卫更加坚定【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诗146:3)。
【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为祂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这二百人是因为疲乏而不能跟随大卫,大卫就来问他们安,要知道他们的情况好不好。可见大卫是个好领袖,体恤下属的难处,关心他们的需要。“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恶人”指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的坏人;“匪类”指卑鄙、贪婪的小人。“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就是不分掳物给不能跟随的人,而全部归给第一线追敌的人。这些人不愿意与不能跟随的人分享战利品,因为他们把得胜看作自己努力的结果,却看不见神的带领。“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大卫看见是神为他们争战,承认得胜是“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既然得胜是神白白的恩典,他们就不能独占,“应当大家平分”“因为祂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祂保佑我们”,包括他们不必前往耶斯列参战,而直接提前从亚弗及时回到洗革拉发现被洗劫(29:6-7);并且在追敌途中遇到奄奄一息的埃及少年人,得以适时赶到亚玛力人的休息地,正值亚玛力人狂饮庆功,失去正常的战斗力;再说他们经过从亚弗回洗革拉,接着追赶敌人的长途跋涉后,本已精疲力竭,若不是神的加添心力,绝不能获得如此战果。“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大卫驳回所夺的财物不分给留守者的提议,“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就是出征的人得多少战利品,留守的人也得多少;“大家平分”就是每一个人都可得同额掳物。“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摩西已订的律例原则是,留守的人也有权利分得掳物(民31:27),但可能并没有得到坚持。从大卫的时候起,它才成了“以色列的律例、典章”。
【大卫到了洗革拉,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说:‘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你们为礼物。’他送礼物给住伯特利的,南地拉末的,雅提珥的;住亚罗珥的,息末的,以实提莫的;住拉哈勒的,耶拉篾各城的,基尼各城的;住何珥玛的,歌拉珊的,亚挞的;住希伯仑的,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大卫到了洗革拉,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到了洗革拉”就是回到洗革拉之后;“从掠物中取些”,就是从“大卫的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就是那些住在犹大辖境各地、暗中支持大卫的长老们。“说:‘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你们为礼物”,“耶和华仇敌”是指亚玛力人。“他送礼物给住伯特利的,南地拉末的,雅提珥的”。“伯特利”位于耶路撒冷北方约16公里,示罗西南方约15公里;“南地拉末”位于别是巴东方约32公里,希伯仑南方约31公里;“雅提珥”位于希伯仑南南西方约21公里,别是巴东北方约21公里。“住亚罗珥的,息末的,以实提莫的”。“亚罗珥”位于别是巴东南方约16公里,希伯仑东南方约43公里,距死海约37公里;“息末”应是犹大南地某处;“以实提莫”位于希伯仑南方16公里,别是巴东北方约29公里。“住拉哈勒的,耶拉篾各城的,基尼各城的”。“拉哈勒”可能就是迦密,位于希伯仑南南东方约13公里,别是巴东北方约34公里;“耶拉篾”应是犹大南地某处;“基尼”可能是指基尼人所住之地,应是犹大南地某处。“住何珥玛的,歌拉珊的,亚挞的”。“何珥玛”位于希伯仑西南方约38公里,别是巴东方约11公里;“歌拉珊”位于别是巴西北方约6公里,迦萨东南方约40公里;“亚挞”位于希伯仑西北方约25公里,拉吉北方约7公里。“住希伯仑的,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希伯仑”位于耶路撒冷西南方约三十公里,别是巴东北方约41公里;“素来所到之处”是指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逃避扫罗寻索时所到过的犹大辖境各地。大卫为记念朋友的恩情,就从他的战利品中,拿一些来作礼物分别送去,报答他们的爱心。这次大卫在洗革拉的经历,使他的生命和信心达到了更高之处,不但叫上阵的和看守器具的平分掠物,还主动把掠物与“犹大的长老”分享,因为他知道“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大卫的信心也就成熟到了作王的地步。而神借着洗革拉被烧,大卫的家眷财物被掳,让大卫继续学功课:依靠神,并求问神,结果神在他身上所彰显的恩典,真是格外丰富。为此,愿我们今天在信心经历试炼时,也要学习依靠神,并求问祂,这样我们就能活在神荣耀的旨意中,我们的生命就更加丰盛、生活更有价值!阿们!
<大卫追赶敌人夺回人财>
读经【撒上30: 1-31】【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在撒母耳记上第三十章中记载了,亚玛力人趁着大卫和他的手下随非利士军队参战之机,就将洗革拉用火焚烧,将妇孺全部掳走;大卫就求问神能否追回,神说能,大卫就追赶敌人夺回人财;之后大卫平分战利品。本章首先说到:【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第三日”可能指第二天黄昏,以色列人以日落为次日的开始。洗革拉位于亚弗南方约90公里,大卫“早晨起来,回往非利士地去”(29:11),每天行军45公里,第二天晚上可以到达。亚玛力人趁着大卫和他的手下随非利士人去与以色列人打仗,就来攻打洗革拉,就是大卫住的城。因为城里没有人看守,亚玛力人就轻易地攻破洗革拉,并且放一把火把城烧掉,他们又“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但是“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大卫在投奔非利士之后,曾经击杀过亚玛力地的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留下一个(27:8)。这次亚玛力人报复大卫,却没有杀人,实在是神的保守。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此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经过两天急行军,已经精疲力尽,他们到了洗革拉却看到烽火冲天,一片凄凉。他们找不到敌人的任何痕迹,因洗革拉城已被毁,妇孺全部被掳,没有人可透露敌人的身份和行踪,也不知其亲人的生死,并如何去追击。所以他们“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可见他们是悲伤之极。因“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大卫甚是焦急”,而“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众人本来是为了安全才“逃奔非利士地”(27:1),现在却变成一无所有、家破人亡,所以情绪再也不受控制了,怒气发作在大卫身上,要用石头打死他。人在痛苦中是何等容易忘记神和别人的恩典,甚至会犯罪,做一些失去理智事情。但就在这样的悲伤焦急中,“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在过去的“一年零四个月”(27:7),大卫没有依靠神。但现在神借着洗革拉城被烧毁、妻子儿女被掳把他带到尽头了,他就重新倚靠神,求问神。大卫的信心恢复了,大卫与神的交通恢复了!【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到大卫面前。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到大卫面前”。在撒母耳记上23:6中说到:【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逃到基伊拉见大卫的时候,手里拿着以弗得。】而当时祭司寻求神心意用的乌陵和土明就是放在以弗得里面。当大卫坚定的倚靠神时,他就对祭司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紧接着“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神清清楚楚地回答,让大卫知道怎样行。
【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有不能前去的就留在那里。大卫却带着四百人往前追赶,有二百人疲乏,不能过比梭溪,所以留在那里。这四百人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就带他到大卫面前,给他饼吃,给他水喝,又给他一块无花果饼,两个葡萄饼。他吃了,就精神复原;因为他三日三夜没有吃饼,没有喝水。】“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有不能前去的就留在那里”。当大卫有了神的应许和指示后,他立刻采取行动去救他们的妇女和孩子。大卫虽然知道追击的紧急性,但他并没有强求疲乏的人勉强参加行军。这显出大卫对人的怜悯心肠,让实走不动的士兵留在比梭溪那里。大卫相信只要神与剩下的四百人同在,肯定能发挥六百人以上的力量。因此就在他们追赶的途中,“这四百人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就带他到大卫面前”。大卫此时还不知道敌人是谁、在哪里,身心疲惫,但居然这么巧就“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给他带来了关键的情报。神既然应许大卫可以追得上这些亚玛力人,可以把他们的妇女孩子都救回来,神就必有祂的预备。大卫见这埃及人可怜,就叫人给他饼吃,给他水喝。大卫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点点的爱心,想不到竟然大有收获。这个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他不但亲眼看见亚玛力人攻打洗革拉,用火烧城的事,更知道亚玛力人现在在那里。最奇妙的是,这少年人三日前生病,亚玛力人就把他丢弃在旷野里,让他饿死渴死。反而大卫对他仁慈,给他食物和水喝,救了他的命,所以他愿意反过来帮助大卫。大卫就算是从洗革拉被敌人烧杀的手法,能够猜到这件事情可能是亚玛力人干的,不过亚玛力人向来就是行踪不定游牧民族,大卫又怎么找到得他们呢?现在被亚玛力人遗弃的这少年人,可以领大卫他们追赶敌人,省去许多寻觅的时间。可见在信靠神的人身上,神的带领从来没有停止过。
【大卫问他说:‘你是属谁的?你是哪里的人?’他回答说:‘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我们侵夺了基利提的南方和属犹大的地,并迦勒地的南方,又用火烧了洗革拉。‘大卫问他说:’你肯领我们到敌军那里不肯?‘他回答说:’你要向我指着神起誓,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我就领你下到敌军那里。‘】“大卫问他说:‘你是属谁的?你是哪里的人?’他回答说:‘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这件事发生的很奇妙!这亚玛力的主人没有爱心,把生病的奴隶撇弃了,跟随大卫的人却凭着爱心,帮助了这一个又饿又渴的埃及少年人。结果,神就借着那些跟随大卫的人的爱心,叫他们得着了神为他们预备的帮助。“大卫问他说:‘你肯领我们到敌军那里不肯?’他回答说:‘你要向我指着神起誓,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我就领你下到敌军那里’”。也就是说:大卫不但从这个少年人,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情报,而且这个少年人还可以给他们带路。他对大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也就是亚玛力人没有走得太远以前,把妇女孩子都救回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那人领大卫下去,见他们散在地上,吃喝跳舞,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击杀他们,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没有一个逃脱的。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大卫全都夺回,并救回他的两个妻来。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大卫所夺来的牛群羊群,跟随他的人赶在原有的群畜前边,说:‘这是大卫的掠物。‘】“那人领大卫下去,见他们散在地上,吃喝跳舞,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击杀他们,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没有一个逃脱的”。这时亚玛力人得意忘形,狂欢的庆祝这次的大丰收,他们肯定没有想到大卫他们会如此迅速的追到。就在他们没有防备之下,大卫的突袭将亚玛力人杀个措手不及,只剩四百个骑骆驼的能及时逃脱。大卫只带着四百个兵丁,他们不仅夺回了被掳的人口和财物,而且得着了亚玛力人从别处掳掠来的战利品。这些财物都成了大卫的战利品,归大卫所有。当人学到了神要我们学习的功课之后,神就会赐下更丰盛的恩典,超出我们的所求所想。
【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为祂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大卫从战场归来后,就回到那些因为太疲倦,只好留下来的人那里,大卫关心他们,问他们安,要知道他们的情况好不好。可见大卫是个好领袖,体恤下属的难处,关心他们的需要。而“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这些恶人和匪类所说的话,就是出于自私自利,想剥削别人的权利,自己多分到一点战利品。所以他们提议,只把各人的妻子儿女给这些人带回去,却不给他们财物,那么这些人以后用什么来维持一家的生活呢?因此“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为祂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大卫在此说明:在战场上打仗,不在乎人多人少,也不是凭人的本领,乃是耶和华使人得胜。所以我们无论得到什么,都是“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既然都是神的作为,又是神的恩赐,所以应当大家有份,大家平分。“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这样平分战利品在这次事件中被定为以色列的律例。
【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为祂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大卫到了洗革拉,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说:’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你们为礼物‘”。大卫不但叫上阵的和留下的人平分掠物,他还主动把掠物与“犹大的长老”分享,因为“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这里的地名都是犹大和西缅的城邑,位于希伯仑的南方,可能是大卫逃亡时常去的地方。大卫就用这些战利品作礼物,送给那些在他逃亡期间帮助过他的犹大长老。大卫这么作就是为了向那些在他遭到扫罗追击时,曾帮助自己的人们表示感谢。更为了告诉这些人,他虽然流亡在非利士地,但依然没有改变对以色列人的忠心。之后犹大地的人最早接受大卫为王(撒下2:1-4)。当大卫经过了洗革拉的失败和复兴,生命已经被预备好作王的时候,神也同时让扫罗在基利波山战死(31:6-7),把大卫推到以色列的宝座上,让他在那里完成神荣耀的托付。人的历史都在神的掌管之中,根据祂的时间、按着祂的方式、为了祂的计划。而神使洗革拉被焚烧,把大卫从洗革拉带出来,也让我们看到神工作的法则:先剥夺再赐予。同样这也是我们属灵的原则,神有时在我们身上容许一些苦难,一些剥夺,我们当时会觉得痛苦,但当我们经过这一切后,却发现,那真是我们蒙福的机会!为此,愿我们今天从大卫的经历中都能有这样的看见。并且我们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依靠神,心里坚固!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