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下6: 1-33】【先知门徒对以利沙说:‘看哪,我们同你所住的地方过于窄小……。】在列王纪下第六章中记载了,以利沙行了让斧头浮出水面的神迹;亚兰王的计谋屡被以利沙识破;因以利沙的祷告,神就使以利沙的仆人看见,围绕以利沙的火车和火马;亚兰王再次围困撒玛利亚。本章首先说到:【先知门徒对以利沙说:‘看哪,我们同你所住的地方过于窄小,求你容我们往约旦河去,各人从那里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说:‘你们去吧!’有一人说:『求你与仆人同去。‘回答说:’我可以去。‘于是以利沙与他们同去。到了约旦河,就砍伐树木。有一人砍树的时候,斧头掉在水里,他就呼叫说:’哀哉!我主啊,这斧子是借的。‘神人问说:’掉在哪里了?‘他将那地方指给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斧头就漂上来了。以利沙说:’拿起来吧!‘那人就伸手拿起来了。】“先知门徒对以利沙说”,“先知门徒”是在先知学校受训的学生。“看哪,我们同你所住的地方过于窄小”,就是住宿显得太小。“求你容我们往约但河去”,因约但河边上长有许多大树。“各人从那里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一根木料”可以做为梁柱的大木料。“他说:‘你们去吧!’有一人说:‘求你与仆人同去’”。“仆人”是谦称,出于对先知的尊敬。“回答说:‘我可以去’”,表示以利沙相当随和。“于是以利沙与他们同去。到了约但河,就砍伐树木”。“约但河”是指靠近河的边上。“有一人砍树的时候,斧头掉在水里”,“斧头”是装在斧把上的铁头,因脱落而掉到水里去了。“他就呼叫说:‘哀哉!我主啊,这斧子是借的’”。当时的铁器很贵,先知门徒没有能力购买,只能借来使用。“神人问说:‘掉在哪里了?’他将那地方指给以利沙看”。“掉在哪里了”表明以利沙自己也不知道斧头掉在哪里,以利沙并没有特异功能可以随意行神迹,他的神迹都是神特意要他行的。“以利沙砍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斧头就漂上来了”。“木头”不会沈到水底,也没有吸引斧头的磁力,如何木头可以使斧头漂上来,这就是神迹。“以利沙说:‘拿起来吧!那人就伸手,拿起来了”。这表示斧头漂上来的地方,伸手可及。所有的神迹都有神特别的目的,这个小小的神迹,是要给门徒看到神的超自然能力,从而使他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依靠神。

【亚兰王与以色列人争战,和他的臣仆商议说:‘我要在某处某处安营。’神人打发人去见以色列王,说:‘你要谨慎,不要从某处经过,因为亚兰人从那里下来了。’以色列王差人去窥探神人所告诉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备未受其害,不止一两次。】“亚兰王与以色列人争战”,就是亚兰王对以色列人发动战争。“和他的臣仆商议说:‘我要在某处某处安营’”。就是在某处设下埋伏。“神人打发人去见以色列王,说:‘你要谨慎,不要从某处经过,因为亚兰人从那里下来了”。“你要谨慎”,就是要王在调兵行军时应当防备中伏;“某处”就是亚兰军设伏的地方。“以色列王差人去窥探神人所告诉、所警戒他去的地方”,这表示以色列王对以利沙警告的话并不完全信任,自己差派人前去验证。验证后他们“防备未受其害,不止一两次”。【亚兰王因这事心里惊疑,召了臣仆来,对他们说:‘我们这里有谁帮助以色列王,你们不指给我吗?’有一个臣仆说:‘我主,我王!无人帮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将王在卧房所说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了。’王说:‘你们去探他在哪里,我好打发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诉王说:‘他在多坍。’王就打发车马和大军往那里去,夜间到了,围困那城。】“亚兰王因这事心里惊疑”,亚兰王企图伏击以色列王,但他的阴谋屡被识破,“就心里惊疑”。于是就“召了臣仆来,对他们说:‘我们这里有谁帮助以色列王,你们不指给我吗?’”亚兰王追究是谁替以色列王通风报信。“有一个臣仆说:‘我主我王,无人帮助他’”,就是说王的臣仆中并没有以色列的间谍。“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将王在卧房所说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了‘”。这显明先知以利沙的能力,他可以知道敌方军营中高度秘密的部署。“王说:‘你们去探他在哪里,我好打发人去捉拿他’”。以利沙既然有能力获悉亚兰的军情,当然不可能被亚兰人捉拿。“有人告诉王说:‘他在多坍’”。“多坍”位于撒马利亚城以北约20公里。“王就打发车马和大军,往那里去”。亚兰军能够随意深入以色列境内,表明当时两国的军力相差悬殊。“夜间到了,围困那城”。亚兰军队很有策略地夜间到达,“围困那城”防止以利沙逃走。

【神人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仆人对神人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神人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以利沙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他们就看见围城的车马军兵。“仆人对神人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哀哉”是指情势危急,恐怕无法逃脱。“神人说:‘不要惧怕’”,以利沙安慰他的仆人。“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是指凭肉眼所不能见的天使天军。“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在以利沙祷告后,“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满山有火车火马”,这是一队天军,奉神的差遣前来暗中保护先知以利沙,他们就不再害怕了。【敌人下到以利沙那里,以利沙祷告耶和华说:‘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使他们的眼目昏迷。以利沙对他们说:‘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们跟我去,我必领你们到所寻找的人那里。’于是领他们到了撒马利亚。他们进了撒马利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些人的眼目,使他们能看见。’耶和华开他们的眼目,他们就看见了,不料,是在撒马利亚的城中。】“敌人下到以利沙那里,以利沙祷告耶和华说:‘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这是以利沙在此事件中的第二个祷告。“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使他们的眼目昏迷‘”。“眼目昏迷”是指眼睛突然失明,看不见面前的人物和景象。“以利沙对他们说:‘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们跟我去,我必领你们到所寻找的人那里。‘于是领他们到了撒马利亚”。他们“所寻找的人”就是以利沙,以利沙就在“撒玛利亚”。“他们进了撒玛利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些人的眼目,使他们能看见’。耶和华开他们的眼目,他们就看见了。不料,是在撒玛利亚的城中”。“看见了”就是看见所要捉拿的以利沙,和眼前一切景象;“不料”是指他们原以为以利沙是在多坍,想不到他却在撒玛利亚的城中。

【以色列王见了他们,就问以利沙说:‘我父啊,我可以击杀他们吗?’回答说:‘不可击杀他们!就是你用刀用弓掳来的,岂可击杀他们吗(或译:也不可击杀,何况这些人呢)?当在他们面前设摆饮食,使他们吃喝回到他们的主人那里。’王就为他们预备了许多食物;他们吃喝完了,打发他们回到他们主人那里。从此,亚兰军不再犯以色列境了。】“以色列王见了他们,就问以利沙说:‘我父啊,我可以击杀他们吗?’”“我父啊”是对年长先知的称呼,表示尊重。“回答说:‘不可击杀他们!就是你用刀用弓掳来的,岂可击杀他们吗(或译:也不可击杀,何况这些人呢)?”先知的意思是,所掳来的战俘通常被强逼作奴隶,尚且不杀死,何况这些人呢?“当在他们面前设摆饮食,使他们吃喝,回到他们的主人那里”。“他们的主人”是指亚兰王。“王就为他们预备了许多食物。他们吃喝完了,打发他们回到他们主人那里”。以色列王为他们“预备了许多食物”,就是预备了盛大的宴会。“从此,亚兰军不再犯以色列境了”。这样以色列人就得到了短暂的和平。【此后,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上来围困撒马利亚。于是撒马利亚被围困,有饥荒,甚至一个驴头值银八十舍客勒,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客勒。】“此后,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上来围困撒玛利亚”。在短暂的和平之后,亚兰王又“上来围攻撒玛利亚”,“于是撒玛利亚被围困,有饥荒”,“被围困”就断绝粮食供应,乃至发生“饥荒”。“甚至一个驴头值银八十舍客勒、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客勒”。“驴头”驴子是不洁的牲畜,现在以色列人因饥荒,被迫杀驴子充饥,而驴头那样少肉的部位,竟也高价售卖;“八十舍客勒”将近一公斤价银,贵得离谱;“二升”原作“四分一卡夫”,折合约半公升。“鸽子粪”可能指某种皂荚树的豆荚,可以用来充饥,也可能是盐的代替品。“五舍客勒”正常时期约值工人20天的工资。

【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经过,有一个妇人向他呼叫说:‘我主,我王啊!求你帮助。’王说:‘耶和华不帮助你,我从何处帮助你?是从禾场,是从酒榨呢?‘】“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经过,有一个妇人向他呼叫说:‘我主、我王啊,求你帮助。‘王说:’耶和华不帮助你,我从何处帮助你?‘”当约兰王落在神的管教之中,不去省察自己总不离开的罪(3:3),只知道埋怨神“不帮助”。“是从禾场、是从酒醡呢?‘”“禾场”指打谷场,是产粮的地方;“酒醡”是产酒的地方,王的意思是:我从哪里得着食物和饮料来帮助你呢?“王问妇人说:‘你有什么苦处?”她回答说:’这妇人对我说:‘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儿子。’我们就煮了我的儿子吃了。次日我对她说:‘要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可以吃。’她却将她的儿子藏起来了。‘王听见妇人的话,就撕裂衣服;(王在城上经过)百姓看见王贴身穿着麻衣。王说:’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儿子以利沙的头仍在他项上,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王问妇人说:‘你有什么苦处?’她回答说:‘这妇人对我说,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儿子’”。这两个妇人在饥荒中竟然要吃自己的儿子,真是惨绝人寰的事。“我们就煮了我的儿子吃了。次日我对她说:‘要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可以吃’”。“煮了我的儿子”这是违反人性的行为,吃自己儿子的肉是何等的残忍。“她却把自己的儿子藏起来‘”。那妇人可能母爱发动,舍不得吃自己儿子。“王听见妇人的话,就撕裂衣服;(王在城上经过)百姓看见王贴身穿着麻衣”。约兰王听到百姓因饥饿而食子,就“撕裂衣服”,表示认同百姓的痛苦。这时“百姓看见王贴身穿着麻衣”,“穿着麻衣”是痛苦与哀到的表示。“王说:‘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儿子以利沙的头仍在他项上,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在这样的饥荒中,以色列王应该更谦卑地请求先知为他们祷告,请求先知为以色列的苦难求问神,而他却誓言要杀以利沙。

【那时,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长老也与他同坐。王打发一个伺候他的人去;他还没有到,以利沙对长老说:‘你们看这凶手之子,打发人来斩我的头;你们看着使者来到,就关上门,用门将他推出去。在他后头不是有他主人脚步的响声吗?’正说话的时候,使者来到,王也到了,说:‘这灾祸是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那时,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长老也与他同坐。王打发一个伺候他的人去,他还没有到,以利沙对长老说”。“家中”是以利沙在撒玛利亚的家;“长老”是民间备受尊敬的长者,“长老也与他同坐”,是为了寻求神的拯救。“伺候他的人”就是侍立在王面前等候随时差遣的人。“他还没有到”,以利沙就得到神的启示,以利沙对长老说:‘你们看这凶手之子,打发人来斩我的头”。约兰王此时杀气腾腾,看上去就是“凶手之子”。“你们看着使者来到,就关上门,用门将他推出去”,就是不要让王的使者进门,而将他挡在门外。“在他后头不是有他主人脚步的响声吗?‘”“他主人”是指约兰王。“正说话的时候,使者来到,王也到了”。正当王的使者在门外挣扎着要进门之时,王本人也已到达。王亲自要来捉拿以利沙,见了以利沙就说﹕“这灾祸是从耶和华来的,我何必再仰望祂呢?”但神借着律法早就警告过,当百姓悖逆到极点的时候,【你在仇敌围困窘迫之中,必吃你所生的,就是耶和华—你神所赐给你的儿女之肉。】(申28:53)而此时以色列王却不自我省察,离罪悔改,而是埋怨神,杀先知。但愿我们今天在遭遇灾祸困难时,都要自省,要离罪悔改,更要仰望神!阿们!

<以利沙抛木漂斧的神迹>

读经【王下6: 1-33】【先知门徒对以利沙说:’看哪,我们同你所住的地方过于窄小,求你容我们往约旦河去,各人从那里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在列王纪下第六章中记载了,以利沙抛木漂斧的神迹;亚兰王策划要攻打以色列的阴谋屡被以利沙识破的神迹;撒玛利亚严重的饥荒。本章首先说到:【先知门徒对以利沙说:‘看哪,我们同你所住的地方过于窄小,求你容我们往约旦河去,各人从那里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说:‘你们去吧!’有一人说:『求你与仆人同去。‘回答说:’我可以去。‘于是以利沙与他们同去。到了约旦河,就砍伐树木。有一人砍树的时候,斧头掉在水里,他就呼叫说:’哀哉!我主啊,这斧子是借的。‘神人问说:’掉在哪里了?‘他将那地方指给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斧头就漂上来了。以利沙说:’拿起来吧!‘那人就伸手拿起来了。】“先知门徒对以利沙说:‘看哪,我们同你所住的地方过于窄小”。当时因以利沙的声望很高,所以先知以利沙门徒的人数就加增,住的地方就显小了。为了建造更宽广的居所,先知门徒们要到约旦河去,砍伐木料回来建造住处。先知门徒们做事之前先征询以利沙的同意,也寻求他同去。“于是以利沙与他们同去。到了约旦河,就砍伐树木”。就在他们“砍伐树木”时,其中有一门徒在砍木时,“斧头掉在水里”了。“他就呼叫说:‘哀哉!我主啊,这斧子是借的’”。当时斧子是很贵重的工具,绝对不是这些清寒的先知门徒可以买得起的。现在他把斧子掉到河里了,他怎么能赔得起呢!在那个年代,恐怕人家还会强迫他做奴仆,来偿还这把斧子的钱!因此他呼叫说:“哀哉!”幸好当初有人邀请了以利沙和他们一起去,现在有了问题他就可以告诉以利沙。以利沙听到他焦虑的呼求后,就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斧头就漂上来了。这个神迹不是斧头自己漂上来,而是木头自动找到斧头,带着斧头浮上来。这个神迹不但叫我们看见,大小事情神都看顾,而且也叫我们珍惜神的同在。有全能的神和我们同在,不管大事小事,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来告诉神。而以利沙是一位大有能力的先知,他得到了以利亚双倍的恩膏,神也大大使用他。

【亚兰王与以色列人争战,和他的臣仆商议说:’我要在某处某处安营。’神人打发人去见以色列王,说:’你要谨慎,不要从某处经过,因为亚兰人从那里下来了。’以色列王差人去窥探神人所告诉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备未受其害,不止一两次。亚兰王因这事心里惊疑,召了臣仆来,对他们说:’我们这里有谁帮助以色列王,你们不指给我吗?’有一个臣仆说:’我主,我王!无人帮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将王在卧房所说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了。王说:’你们去探他在哪里,我好打发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诉王说:’他在多坍。’王就打发车马和大军往那里去,夜间到了,围困那城。】“亚兰王与以色列人争战,和他的臣仆商议说:’我要在某处某处安营”。亚兰王想要用埋伏的战术,来偷袭以色列王。“神人打发人去见以色列王,说:’你要谨慎,不要从某处经过,因为亚兰人从那里下来了。’以色列王差人去窥探神人所告诉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备未受其害,不止一两次”。因以色列王听了以利沙的话后,他每次都绕道,躲过了亚兰王的阴谋。这种事情假使发生一次两次,也许亚兰王会以为是碰巧,次数多了,亚兰王就觉得里面有问题。因此“亚兰王因这事心里惊疑,召了臣仆来,对他们说:’我们这里有谁帮助以色列王,你们不指给我吗?’”亚兰王以为,在他们中间有什么人向敌人告密了。这个时候,他的一个臣仆提供了他一个线索,他说:“我主我王,无人帮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将王在卧房所说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了”。可见这个亚兰王的臣仆,也算是对神有一点认识,知道神的能力。当亚兰王知道是先知以利沙,能听到他用埋伏的战术,来偷袭以色列王的话,他应该会非常震惊,也因此而知道以色列的神是大有能力的,他就要放弃攻打以色列的计划。可是他却要去捉拿先知以利沙,亚兰军队很有策略地夜间到达,“围困那城”,防止以利沙白天逃走。

【神人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仆人对神人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神人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仆人对神人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先知以利沙的仆人清早起来一看,发现敌军已把城重重围困,就非常惧怕。他就对神人以利沙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但神人对他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接着以利沙就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神听了以利沙的祷告,就开了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看到了“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就不再惧怕了。然而不仅先知以利沙在遭遇危险的时候有神的使者在他的四围安营保护,一切敬畏神的人都可以得着同样的看顾保守,因为【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诗34:7)所以只要我们敬畏神,遵行祂的旨意,他便在我们遭遇危险患难的时候差遣祂的使者在我们四围安营,保护和搭救。

【敌人下到以利沙那里,以利沙祷告耶和华说:’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使他们的眼目昏迷。以利沙对他们说:’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们跟我去,我必领你们到所寻找的人那里。’于是领他们到了撒马利亚。他们进了撒马利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些人的眼目,使他们能看见。’耶和华开他们的眼目,他们就看见了,不料,是在撒马利亚的城中。】“敌人下到以利沙那里,以利沙祷告耶和华说:’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使他们的眼目昏迷”。亚兰的军队再厉害,人数再多,武器再先进,假使他们眼睛昏迷,既认不出以利沙,也不晓得分辨方向,又有什么用呢!因以利沙的祷告蒙神垂听,结果以利沙毫不费劲的将亚兰人从多坍带到撒玛利亚。那为什么以利沙的祷告能蒙神垂听呢?因以利沙是个亲近神的人,而且他每天都以敬畏神的心来事奉神,信靠神,所以他的祷告就蒙神垂听。因此我们都要像先知以利沙那样亲近神,以敬畏神的心来事奉神,信靠神,这样我们的祷告就能蒙神垂听。【以色列王见了他们,就问以利沙说:’我父啊,我可以击杀他们吗?’回答说:’不可击杀他们!就是你用刀用弓掳来的,岂可击杀他们吗(或译:也不可击杀,何况这些人呢)?当在他们面前设摆饮食,使他们吃喝回到他们的主人那里。’王就为他们预备了许多食物;他们吃喝完了,打发他们回到他们主人那里。从此,亚兰军不再犯以色列境了。】“以色列王见了他们,就问以利沙说:’我父啊,我可以击杀他们吗?’”面对这些用神迹带来的敌军,以色列王问神人是否可以击杀他们。神不允许约兰击杀俘虏,是因为这个神迹的目的不是要击杀仇敌,而是要用神迹叫亚兰人晓得耶和华神的大能。所以神只让约兰王叫这些敌军吃饱喝足,使他们回去,这样就可以让百姓得着短暂的和平。

【此后,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上来围困撒马利亚。于是撒马利亚被围困,有饥荒,甚至一个驴头值银八十舍客勒,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客勒。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经过,有一个妇人向他呼叫说:’我主,我王啊!求你帮助。’王说:’耶和华不帮助你,我从何处帮助你?是从禾场,是从酒榨呢?’王问妇人说:’你有什么苦处?’她回答说:’这妇人对我说:’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儿子。’我们就煮了我的儿子吃了。次日我对她说:’要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可以吃。’她却将她的儿子藏起来了。’王听见妇人的话,就撕裂衣服;(王在城上经过)百姓看见王贴身穿着麻衣。王说:’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儿子以利沙的头仍在他项上,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此后,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上来围困撒马利亚”。神一再地向百姓显出拯救,不住地给他们悔改的机会,但百姓已经全然败坏,拒绝悔改。因此在短暂的和平之后,亚兰王又“上来围攻撒玛利亚”。这次亚兰人围城所造成的饥荒极其惨烈,连驴头和鸽子粪都奇贵无比,更为惨烈的是,城中出现令人极其恐怖的吃人惨剧,而且是母亲吃了自己的儿子。由此可见,饥荒的惨烈到了如此令人恐怖的程度,使不信神惯于作恶的以色列王也感到震惊,于是他当众撕裂自己的衣服,那是极其愤怒的表现。他却对妇人说:“耶和华不帮助你,我从何处帮助你?”这就是说,你今天所遭遇的是出于耶和华神,与我无关,这是在埋怨神。以色列人的遭遇这样的灾祸,是以色列王和通国百姓不听从神的话,离弃神的道,背弃神之约的恶果。神借着律法早就警告过,当百姓悖逆到极点的时候,【在你在仇敌围困窘迫之中,必吃你本身所生的,就是耶和华你神所赐给你的儿女之肉。】(申28:53)因此约兰王本应该带领百姓认罪悔改,重新回到神的面前,祈求神的赦免和怜悯,从而将灾祸挪去。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誓言要当时日杀以利沙。

【那时,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长老也与他同坐。王打发一个伺候他的人去;他还没有到,以利沙对长老说:’你们看这凶手之子,打发人来斩我的头;你们看着使者来到,就关上门,用门将他推出去。在他后头不是有他主人脚步的响声吗?’正说话的时候,使者来到,王也到了,说:’这灾祸是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那时,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长老也与他同坐。王打发一个伺候他的人去”。此时以利沙正在家里坐着,有以色列的长老陪同,但神让他知道以色列王的所言所行。作为神的先知,他并不被王的权势所恐吓。以色列王在宣布要杀以利沙之后,就派人去以利沙的住处,以利沙就叫长老把门关上,不允许人进来,他根本就不准备见以色列王。当以色列王到了后,他就将灾祸归咎于神说:“这灾祸是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这是约兰王离弃神的宣告,因此他的结局是很可悲的。但愿我们今天都要敬畏神,坚定的信靠神!阿们!